四千萬身家離婚女人的致富傳奇
中國鞋網06月09日訊,出生于寧波市云龍鎮甲村的張國珍今年50歲,和丈夫王永岳一直是生意場上讓人羨慕的恩愛夫妻,在寧波經營一家年銷售額500萬元的汽車配件廠。2001年5月份,張國珍偶然看到朋友家養的奶牛每一頭每年都有5000元的收入,這讓她有了個想法,要跨行投資養奶牛。
剛好,寧波當地最大的一家奶制品加工廠——寧波牛奶公司想擴大規模,張國珍很快和對方談妥,自己投資300萬元養殖300頭奶牛,只要產的牛奶質量達到收購標準,對方負責收購。3個月后,奶牛開始順利產奶,每天能產四五噸。
養了一年牛,張國珍逐漸發現一個問題。牛奶公司收購的標準件要求蛋白值達到2.8,一旦低于2.8,就一分錢都沒有了。但牛奶還是會被牛奶公司收走,繼續供給市場。
收奶標準讓張國珍覺得非常被動,每個月至少有10噸牛奶白白送給對方。張國珍心理很不平衡,準備另起爐灶。2002年10月份,她從東北又買了800頭奶牛,同時征了一塊地準備擴大規模。這時,她萬萬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牛奶公司發現了張國珍的舉動,立即停止收購她的牛奶。
面對突如其來的停收消息,張國珍急得團團轉。300頭奶牛每天必須擠下的5噸鮮奶,如果不在24小時內賣出,就會變質,到時只能倒掉。張國珍當即做出一個決定,要在24小時內另找“婆家”收購自己的牛奶。她連夜開車到金華、杭州去找奶制品加工企業。一連跑了四五家,終于有一家愿意收她的牛奶,但是價格卻非常低。
張國珍沒有選擇,只能把牛奶低價賣給這家公司。就這樣,一直堅持到2004年2月份,張國珍靠著丈夫汽配件廠的收入,先后投入2千多萬元的牛奶公司終于正式生產運行了。這時她已經擁有1千多頭奶牛,每天生產將近20噸的牛奶。
在當時,寧波牛奶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要跟大品牌避開競爭,只能選擇送奶到戶的方式,相對還有市場潛力。有了確切的定位后,2004年3月1日,張國珍在寧波的金元廣場搞了一次買一送一的活動。一車10噸的鮮奶不到兩個小時就全賣完了。
連著促銷三天下來,現場簽訂了4000多份送奶合同。事先準備好的2000個奶箱遠遠不夠,又增訂了5000個奶箱。可更大的難關還在后頭,訂奶戶分散在寧波的各個角落,而兩天后又必須要準時把牛奶送到。這可把張國珍急壞了。公司里所有的員工都出去釘奶箱,兩天下來,幾乎80%的工人都病倒了。到了3月4日晚上,奶箱終于全部釘好,第二天一早,張國珍準時把第一批牛奶送了出去。
忙完了第一次促銷,張國珍這才想起自己已經好幾天沒回家了。自從養上奶牛后,除了資金上的來往,她跟丈夫各忙各的。她感覺到丈夫有些不對勁,回家的次數逐漸減少,這讓她起了疑心。丈夫總說是在加班,終于有一天,張國珍發現事實并不是丈夫所說的那樣。在一次跟蹤中,她看到讓她崩潰的一幕:丈夫有了外遇,而且還和別的女人生了孩子。
張國珍沒想到自己一心撲在事業上,丈夫有了這么大改變,她陷入絕望和痛苦當中:選擇離婚對自己、對兩個女兒都是打擊;不離婚她又無法面對今后的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艱難抉擇,張國珍選擇走出婚姻,離婚后,奶牛廠屬于張國珍,汽配廠歸她丈夫。奶牛廠原本所有的資金來源都是靠汽配廠支撐,如今離了婚,張國珍就等于切斷了資金來源,每天1000多頭的奶牛吃飼料就要兩萬元,奶牛廠加工的各種原料又需要資金,張國珍一時四面楚歌,萬般無奈之下,她只好找朋友一個個去借、去湊。
就這樣,張國珍終于借來300多萬元渡過難關,到了2006年7月份,張國珍在城區已經有3萬多戶的固定訂奶戶。她想到了開拓郊區市場,于是又搞了一次大型促銷活動,把廠里的十幾頭奶牛拉到郊區,當場擠奶給顧客品嘗。這次活動又給張國珍帶來不少訂奶戶。2006年底,張國珍已經占領寧波五分之一的牛奶市場,年產值超過4千萬元。
- 上一篇:京城第一納稅人張大中創業史揭秘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