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中趨勢下的營銷思維
中國鞋網10月07日訊 近日考察客戶市場,利用2周時間走了中國10多個城市,除北上廣以外,所走城市即包括二級城市(省會及部分副省會城市),也包括三級城市(地級市)和經濟強縣(四級城市)。走訪結束,最深刻的感覺就是中國企業真正進入了競爭時代!
在我走過的一些市場,尤其是地級市場競爭表現的非常明顯,各行業往往只有2-5個品牌占據著當地市場。以運動服飾為例,往往是361°、安踏、鴻星爾克、特步等品牌;而皮鞋市場則被康奈、奧康、紅蜻蜓、意爾康等瓜分。如果把這種情況推演到全國,可以發現占據全國地級市場的往往不超過3個品牌,然后再有2-3個品牌追隨。在這樣的市場,已經事實上形成了壟斷競爭格局。在一、二級市場,由于市場容量大,消費成熟,競爭有時以另外一種形式表現。以女鞋為例,在大部分一、二級城市,商場仍是最主要的業態,而女鞋市場是一個典型的品牌高度分散的市場,這是由消費習慣決定的。在一個商場,往往會容納20-50個品牌(個別商場會更多),而女鞋的領導者百麗國際(2007年5月23日香港上市),利用多品牌策略成功實現了企業市場份額的提升,而目前百麗的重大戰略舉措就是通過購并繼續實施多品牌戰略,包括收購歐美高端品牌業務。據CIIC數據統計,在商場市場份額前十位的品牌中,百麗國際擁有五席,分別是百麗、天美意、思加圖、他她、森達(2007年11月百麗全資購并森達),而百麗的商場品牌目前還包括真美詩、BATA、妙麗等。百麗利用適合行業的多品牌策略成功實現了壟斷。
多個行業實際狀況證明,經過近30年的發展發展,中國的市場競爭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經過相對充分的市場競爭,行業在快速集中。行業加速集中趨勢在近兩年表現的尤為明顯,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資本市場發展及對產業的市場滲透。資本市場推進了優勢企業快速成長,使其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弱小企業更快被淘汰。其二,以信息、物流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商業技術的發展,優秀的企業往往最先應用新技術,在競爭中獲得更快的發展并進一步推進競爭升級。其三,企業間并購行為。領先企業,尤其是國外企業加大了對國內企業的并購步伐。
我們常把市場的演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散點市場”,第二階段是“塊裝同質化市場”,第三階段演變為“團裝異質化市場”。中國很多行業目前已進入到“塊狀同質化市場”甚至“團裝異質化市場”,行業集中度大大提升,甚至在部分行業或局部市場形成壟斷競爭的格局。在這種狀況下,企業營銷思路必然需要重大調整。
我們知道,市場營銷在以前更多的思考目標客戶的行為,企業的根本任務是分析市場需求,更好的去進行滿足。在日常的工作中,雖然會考慮競爭行為,但往往并不被重視甚至是僅僅走一下程序。特勞特先生的《營銷戰》雖然曾引起許多企業的關注,但根據我對中國企業的研究,發現真正基于競爭思維開展工作的企業少之又少。在壟斷競爭的環境下,如果企業不能根據競爭對手的表現而制定針對性的策略,那么必將導致企業資源的浪費甚至導致競爭失敗。
在營銷實踐中,深度分銷理念已經為許多企業所接受。深度分銷是競爭導向理念的具體實踐,其基本理念就是“持續不斷地沖擊區域市場第一”。也就是《營銷戰》中提到的“兵力原則”:確保在確定的區域內競爭資源優于競爭對手。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更多企業做的并不深入,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甚至連營銷管理表單系統也沒有任何變化,對競爭對手也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基于競爭的思維開展工作,連競爭者的中、高層人員的能力和習慣都要了如指掌,就象在戰爭中你必須了解敵方將領的特征。記得在《亮劍》中有一場楚云飛和李云龍的戰爭,如果楚云飛提前知道那場戰爭的對手是李云龍,那么其作戰部署必然改變。
在行業競爭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營銷思維和具體操作必須變化。在關注消費需求的同時,更多地關注競爭對手,否則必然導致資源的浪費,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 上一篇:營銷人要敢于捅破那層“紙”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