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公益營銷:攻心為上
中國鞋網09月01日訊 公益營銷就是以關心人的生存發展、社會進步為出發點,借助公益活動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在產生公益效果的同時,使消費者對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產生偏好,并由此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營銷行為。
伴隨全球化而來的企業社會責任概念逐漸被認知,品牌化的發展思路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公益營銷傳播方式趨之若鶩。公益漸漸取代“打折”“買就送”等傳統營銷手段成為了宣傳品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又揭掉赤裸裸的利益關聯,公益營銷作為一種“曲線救國”式的營銷手段,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奧康集團無疑是深刻理解并踐行公益營銷的杰出代表。21年來,助學、扶貧、賑災、幫困……在一個個見證著當代企業家慈善情懷的愛心故事中,其總裁王振滔用自己的愛心溫暖了別人,也溫暖了所有消費者的精神家園。
據統計,截至目前,王振滔個人和奧康集團共向社會各界捐資達1億多元。這些捐助款投入到助學、扶貧、賑災和體育文化事業方面,已經結出了累累慈善碩果。
從2002年與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簽定協議,捐資1000萬元建立浙江省大學生助學專項基金到2006年設立黃岡奧康大學生助學專項基金,他的捐助都是沿著這個方向在走。
2007年4月,王振滔出資2000萬元人民幣作為注冊資金,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以民營企業家名字命名的個人非公募慈善基金會——王振滔慈善基金會,使其慈善事業運作進入機構化階段。
這一年,一個名叫“愛心接力計劃”的助學項目受到了全國各大媒體的關注,它在全國首創了一種新的助學理念:讓受助的學子在有經濟能力之后將自己的受助金傳遞給他人,從而完成愛心接力,讓更多的貧困學子因此受助。到現在,共有全國各地1000多名清寒學子從中受益,得以繼續學業。
2006年歲末,針對歐盟對中國鞋實施的為期兩年16.5%的高額反傾銷稅,奧康拿起法律武器,決意抗辯歐盟反傾銷。“我們本身沒有違反WTO規則,是按市場規律去做的。奧康作為行業領頭羊,一定要站出來進行抗爭。這是關系到整個中國鞋業產業的事情。”王振滔讓我們看到一個行業領先企業深重的責任感和擔當。
2007年3月22日,奧康正式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皮具產品供應商”。5月10日,奧康把奧運營銷與公益行動結合起來,啟動構建2008“公益奧運”的“圓夢行動”。隨著“馬燕紅-奧康優秀退役運動員脊椎矯正康復計劃”、“楊凌-奧康兒童復明病房”、“田亮-奧康愛心病房”、“高敏-奧康北京體育大學貧困地區體育支教獎學金”、“王軍霞-西部萬人長跑”等奧康-奧運圓夢行動系列公益活動的完成,也實現了楊凌、田亮、高敏、王軍霞等幾位奧運冠軍的公益夢想。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全國人民,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奧康集團在第一時間動員兩萬名員工向災區捐出一日工資;同時王振滔慈善基金會啟動特別程序,緊急撥款100萬元用于資助災區學子,將奧康人的愛心傳遞給了受災地區的父老鄉親。隨后,奧康作出了向地震災區捐助價值1000萬元物資和200萬元現金的決定。
奧康用實際行動闡釋了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決定了其公益戰略中無形滲透的市場戰略,通過活動提升公司形象,傳播公司理念,以達到關注環境、員工、社會和業績的良性循環和長期發展。
“人不能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目前的捐助僅僅是一個逗號,遠不會停止,我的理想就是退出財富榜,進入慈善榜。慈善是我終身的事業,即使將來有一天我從奧康退休了,我也決不會從慈善事業中退休。”王振滔的一番話讓我們看到奧康慈善事業的春天,也向我們明確了一個事實:奧康的公益營銷正在路上。
- 上一篇:區域經銷商:“橫行”方能“霸道”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