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企業如何危中尋機 國家發改委專家指迷津
【中國鞋網】許多溫州企業可能不知如何在危中尋機。昨天,在溫舉行的“金融危機、企業融資與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認為,溫州企業從危機中突圍、在危中尋機,不應該將視線僅放在生產環節,要更多地集中到設計研發與銷售等領域,從中尋找各自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去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后,溫州的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是服裝、鞋革及眼鏡等一些外向型企業承受著訂單驟減的壓力。對此,張燕生稱,根據全球主要經濟體公布的經濟數據判斷,今年是中國企業的求生存年,明后年隨著歐美國家經濟的觸底反彈,中國企業將又現機遇,“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的”。從今年初開始,溫州企業就早早在危機中尋找機會,但是對于部分中小企業來說,“危”中找“機”仍處于一片迷茫中。
張燕生認為,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導的溫州企業,要想降低產品成本,提升自身及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應該只盯在生產環節的成本壓縮上,畢竟生產環節的成本壓縮已非常有限,而處于“微笑曲線”兩端的設計研發、物流、銷售等方面尚有非常大的空間。像溫州的服裝、鞋革企業,完全可以利用意大利、法國等地在服裝、鞋革上的設計研發方面的優勢,聯合借“力”發展,這種方式不僅使企業可直接與國際接軌,而且比單個企業自設設計研發機構成本要低得多。這一點,奧康、康奈等溫州企業已有所嘗試,直接從意大利、法國等設計機構購買鞋樣為己用,并在這次危機中顯現出不小的效果。
“企業的資訊需求也可找國外的專業服務機構來完成。”張燕生還表示,溫州的企業在信息收集等方面,應該利用好香港這個資源集散地,因為香港在信息、金融及商業方面均是全球最發達的地方之一。
據了解,為期3天的“金融危機、企業融資與可持續發展”系列活動由中國女企業家協會主辦,來自全國29個省市及溫州近200名女企業家聚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