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拖鞋鞋跟“修”開裂 該賠500元,還是5000元?
【中國鞋網】一雙價值1.3萬元的品牌拖鞋跟釘脫落,拿到非專修店修理,結果修鞋工將鞋跟“修”到開裂,雙方為賠償金額鬧得不可開交。
為省錢,鞋跟被非專業“修”開裂
據杭州讀者徐女士介紹,2008年初,她在杭州大廈LV專柜花1.3萬元購買了一雙LV品牌真皮拖鞋,一年多時間穿下來,后鞋跟一顆釘子松動脫落,原本應送LV專柜檢修,考慮到專柜修理費用高,維修時間長,她便在家附近留意“像樣點”的修鞋店。
前幾天,徐女士在杭州拱墅區塘河路上看見一家修鞋店,向該店修鞋工提出給鞋子加顆跟釘的要求,由于沒有完全匹配的釘子,修鞋工找了一顆稍大點的跟釘,結果一兩下子未敲進去,修鞋工繼續發力,結果跟釘是敲進去了,鞋跟也裂開了,好端端的一雙LV品牌拖鞋破相了。
為賠償,消費雙方均無意退步
品牌鞋跟開裂后,徐女士當即以買價1.3萬元、穿了1年折舊等為由要求修鞋工賠償5000元,修鞋工稱自己還沒聽說過有1.3萬元的品牌拖鞋,認為徐女士想騙自己錢,說什么也不同意賠償,雙方最終鬧到杭州拱墅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
《市場導報》記者從該區消保委一何姓工作人員了解到,該委在問明情況后,要求徐女士出示消費時的相關憑證,但無論是杭州大廈的購貨憑證,還是修鞋店的修理憑據,徐女士都無法提供。為了能夠幫助徐女士維護權益,消保委工作人員陪同徐女士一起來到塘河路上那家修鞋店,該店老板承認徐女士的鞋確系他們所修,也確實因用力過猛導致鞋跟開裂,但老板說什么也不相信一雙拖鞋要1.3萬元,徐女士要是早告知鞋的價格,他們肯定不會修了。
為盡力幫助消費者維權,消保委工作人員主動做起了修鞋店老板的思想工作,經過耐心細致的勸說,老板最終同意賠償500元,但因離徐女士賠償5000元的要求差距太大,未果。
對此,杭州拱墅區消保委負責人通過導報“阿德哥討說法”欄目提醒消費者,消費者購買物品一定要保存好發票等證明材料,以利日后維權;購買物品、特別是購買的奢侈品需要維修時,一定要到專柜維修,切不可貪圖一時便宜,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