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外貿鞋革企業遭受歐盟綠色壁壘
中國鞋網8月17日訊 歐盟在今年5月份新實施了DMF指令,這個指令禁止被認定為“含有富馬酸二甲酯”的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流通和銷售,然而實施不到兩個月,已經有不少企業受到影響。
專家指出,綠色貿易壁壘已經成為了匯率之后影響外貿的第二大因素,綠色貿易壁壘還加劇了污染產品和污染產業向我國的轉移。
近年來,歐盟RoHS指令、WEEE指令、EUP指令以及REACH法規等綠色貿易措施(TBT)不斷推出和實施,這對于本已處于金融風暴侵襲中的我國相關出口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最近,歐盟又新實施了DMF指令。
中國WTO/TBT廣州通報咨詢中心陳曉麗博士14日在廣州政務服務中心舉辦的“歐盟法規系列說明會”上解讀道,DMF就是指化學品富馬酸二甲酯,主要用于防潮防霉,往往做成鞋類、皮革家具以及家紡的防潮袋。
主要影響鞋類、皮革業
而歐盟的DMF指令規定,如果消費品或者其部件中富馬酸二甲酯的含量超過0.1mg/kg,或者本身聲明其富馬酸二甲酯的含量,就被認為“含有富馬酸二甲酯”的產品,禁止進入歐盟市場。
“0.1的含量特別低,其實就相當于不得使用,因為只要使用了DMF,就肯定會超標”,陳曉麗建議企業立即更換防潮防霉劑,用更環保的產品替代。
企業受歐盟指令的影響很大,今年7月份,廣州芳村一家生產包裝材料的企業就因為使用了DMF,而被全部退貨重做。
陳曉麗指出,DMF主要影響鞋類、皮革家具、家紡產品的企業,對廣州來說影響較大,光是花都就有近千家皮革廠家,而皮革又是包箱等產品的原材料。
“我們很關注REACH法規,這次來主要想看看對成本、供應鏈的影響有多大”,說明會剛結束,做家用產品貿易的潘先生對記者說,其實公司一早就開始關注歐盟的各項指令,也做好了準備,所以暫時并沒有受到綠色壁壘的沖擊。
因壁壘損失上億美元
目前,綠色貿易壁壘不僅影響我國產品的出口市場,引發貿易摩擦,還加劇了污染產品和污染產業向我國轉移。
據商務部統計,外商投資于污染密集產業和工業的總產值占了其全部投資的一半以上(51.9%),“說明污染密集產業是外商投資的重要產業”,陳曉麗指出,這些產業主要包括皮革、毛皮、羽絨及制品;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火力發電;紡織印染;食品釀造業等等。
廣州以外向型經濟為主,歐盟市場是廣州市主要出口地區,2008年廣州地區出口歐盟總額為89.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8%。但同時,廣州市每年遭受歐盟綠色貿易壁壘的貿易損失高達上億美元。
陳曉麗表示,廣州企業在外貿中遇到的貿易障礙有37%是綠色壁壘,綠色壁壘已經成為繼匯率之后第二大貿易障礙。據粗略統計,在遭受的綠色壁壘中,66.1%來自歐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