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王振滔用誠信制鞋
【中國鞋網】個人精彩語錄:“不怕起點低,就怕境界低。”
21年前,王振滔還是浙江農村的一個游走木匠。經過20多年的艱苦創業,今天,他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制鞋企業之一——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身家60多億。
6月1日,王振滔隨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青年創業·中國強”演講活動首站來到新疆,記者借他與大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采訪了他。
王振滔出生于浙江省永嘉縣黃田鎮的一個農民家庭,兄妹4個,家境貧寒。高中沒上完,16歲的他跟著堂舅學木工。1988年,他東拼西湊了3萬元,帶領8個人創辦了一家制鞋廠開始了艱苦創業的歷程。
王振滔說:這些年來,他的奧康集團之所以能夠有所成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堅持了“誠信為本”的企業經營理念。
一次,一位員工誤將一雙待返修的皮鞋裝箱入庫。王振滔得知后立即讓人拆包檢查,發現這雙鞋已發往湖北某商場。王振滔馬上讓員工將這雙鞋從湖北追回。事后企業部分員工說,為了這么一雙鞋如此興師動眾沒有必要。但王振滔卻說:“一雙鞋是小事,如果造成不好的影響,那就是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
除了千里追鞋外,王振滔身上還發生了兩次剪鞋的故事。第一次是在1998年的一次展銷定貨會上,一位外商拿起一雙奧康皮鞋問:“這是真皮的嗎?”王振滔笑著說:“請放心,絕對是真皮做的。”外商搖搖頭說:“真皮做不出這種效果。”王振滔二話不說,找來一把剪刀就把那雙皮鞋剪開,遞到外商手中說:“先生,你幫我鑒定一下,看是真皮還是假皮?”王振滔的舉動讓這位外商很驚訝。在仔細品評一番后外商點頭說:“真皮、確實是真皮!了不起,我要定你們的貨。”
2000年的一天,奧康集團為國內某企業生產了一批皮鞋。其中一部分商標標識貼得不夠規范,王振滔得知后,操起剪刀將180多雙高檔皮鞋全部剪毀,并陳列在工業園內,讓全體員工排隊參觀,不少工人都掉了眼淚。王振滔說,剪掉鞋子,損失的只是幾個錢,對于奧康來說,最值錢的是消費者的信任,是“奧康”這個品牌。
2005年4月,奧康集團進行第一季度工作總結報告會。奧康事業部某經理匯報時提到一季度原計劃開店70家,最終開店110家,超額完成任務。該經理在匯報后認為一定會得到總裁王振滔的表揚。結果等來的是批評。“這叫作嚴重超標,很不好。”王振滔直言不諱,“你想想,你超標那么多,你的管理、物流和人員跟得上嗎?如果不能保證質量,就如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盲目開店的結果只會是開一家死一家,做了無用功。”
王振滔常用這樣一句話鞭策自己:不怕起點低,就怕境界低。就是靠著對誠信為商這一境界的追求,王振滔為自己贏得一個又一個的顧客,他的成功創業也成為時下最突出的活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