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才匱乏成汽車行業“瓶頸”
【中國鞋網】近年來,在國家宏觀經濟大好形勢的帶動下,汽車工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資本重組力度不斷加大,生產集中度逐年提高,新技術、新車型不斷推出,市場消費環境得到改善,私人購車異常活躍。然而,在這欣欣向榮的景象之后卻隱藏著一個隱憂:國家人事部公告顯示,以北京地區為例,名列2006年緊缺人才榜首的是汽車人才。
就職位數量而言,2006年汽車及其相關產業的人才需求保持在每月7000名左右。巨大的人才缺口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瓶頸。
汽車人才需求猛增
2006年,各大汽車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有增無減,汽車研發、銷售和服務均已進入高層面的競爭。目前,全球知名的汽車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基本都已經進入中國,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到行業中來,這必然帶來人員需求的大幅增加。剛剛公布的《中國汽車人才發展戰略研究》課題報告預測,我國汽車產業職工人數2010年將達到356.87萬人,2015年將突破500萬人大關,到2020年將達到776.23萬人,平均年增長率為10%左右。報告顯示,我國汽車人才結構遠遠不能滿足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不僅缺乏既有技術又懂管理的綜合型經營管理人才,而且還缺乏知識結構能橫跨汽車制造技術領域、電子技術領域、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同時,我國汽車產業的高級技術人員也十分匱乏。
汽車營銷難覓“金剛鉆”
“市場上不缺一般的汽車營銷人才,缺少的是那些了解企業背景、產品競爭力和有豐富市場經驗的營銷人才。”河南新紀元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方欣說。據方欣介紹,招聘的營銷人員中具備汽車專業知識的很少,大多數只是做過與銷售有關的工作,要經過公司的長期培訓才能基本勝任營銷工作。現在的汽車
營銷雖然看起來很熱鬧,但低層次、重復性的廣告策劃較多,而且,培養一個高級營銷人才的周期較長,一個普通的營銷人才要成長為高級營銷人才,需要有兩年以上的汽車營銷工作經驗,還要有較好的廣告創意,懂得和媒體協作,但這種能夠成為高級營銷人才的“多面手”在河南乃至全國都不多見。
東風日產威佳專營店銷售部經理王童斌介紹,由于各車商、經銷商企業文化和理念各不相同,威佳店不接納“跳槽”的應聘人員。王童斌解釋說:“如果接納這類人員,勢必要花更大的力氣先抹去其之前的企業文化影響,然后才能灌輸本企業的文化,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效果也不好。有句話叫先入為主,業已形成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并且,社會上可供選用的行業高素質人才的確不多。威佳專營店招聘的人員以大學應屆畢業生為主,且60%以上為本科學歷。對剛剛吸收進來的人員,店內會根據完善的培訓管理制度對其進行自主培訓,從而彌補人才資源不足的困境。
“目前,我國對從事汽車營銷工作人員設置的門檻太低,致使營銷人員素質普遍不高,而在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美國),對從事汽車營銷工作人員的學歷要求較高,多為研究生畢業并且必須通過職業資格考試,才能取得執業資格。現在車市競爭激烈,營銷人員必須熟悉市場,有獨到的判斷力,又要具備提出好的創意和市場推廣方案的能力。”河南中潤汽車貿
易服務有限公司銷售部部長羅釗向記者介紹。
羅部長的話也從側面反映了汽車行業優秀營銷人員匱乏的現象。
高級維修工缺乏制約行業發展
公共招聘信息顯示,“汽車維修工”的需求量始終在高位徘徊,其招聘量之所以居高不下,與目前民用汽車的市場保有量和投放量不斷上升密不可分,而且4S店的擴張也進一步刺激了汽車維修工需求量的增加。國家教育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汽車人才每年需新增員工30萬人左右,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工作已被列入我國“十大緊缺人才”培養工程之一。
“以前人們認為,汽車修理工滿身油污,干的就是力氣活。但隨著車輛結構的變化和高新汽車技術的應用,尤其是私車消費的普及,現在,不經解體檢測診斷的換件、修復,取代了大拆、大卸的加工修理,汽車維修工也逐漸轉變為要求全面掌握機械、電子和外語知識的技術型工種,有技工的技術又有大學生的知識素養才是優秀技工。”東風日產威佳專營店售后服務部經理董小格說。據董小格介紹,今年又將有百輛新車面世,如果從事維修工作的人員得不到及時補充,汽車維修行業的形勢將十分嚴峻。由于社會上的汽車學校使用的大多都是過時的教材,很難跟上汽車發展的速度,且技校學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以致各車商難以在社會上找到合適的維修人才,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自主培訓新人,而人才培養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才的,這勢必會影響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
想發展先要突破“瓶頸”
業內人士分析,由于初期對汽車人才的儲備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伴隨著近年來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目前,人才嚴重匱乏的后果已經完全暴露出來。各汽車廠家、經銷商在迅速擴充市場的時候,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將難求”的局面。因此,按照“木桶效應”(木桶的容積將由最短的一根木板決定)原則,專業人才數量的多寡必將成為今后汽車行業能否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以目前的情況看,汽車行業已經遭遇了發展的“瓶頸”,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人才問題,必將導致整個汽車行業的硬傷。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汽車行業人才已逐漸被看好,不少知名汽車企業已經相繼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優秀的專業人才進入企業發展。物以稀為貴,由于人才的匱乏必將會使汽車人才供不應求,邁入高薪人群的行列,豐厚的待遇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會成為快速彌補人才缺口的助推劑。我們希望,不遠的將來,汽車行業能夠突破人才“瓶頸”,取得更快、更健康的發展。
- 上一篇:地質找礦發展急需科技與人才支撐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