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合作 鞋企匹克如虎添翼
【中國鞋網】在《福布斯》中文版公布的“2009中國慈善榜”榜單上,董事長許景南作為一位民營企業家的代表榜上有名,此次入榜企業的主要參選理由是在2008年為地震、雪災、教育和扶貧的慈善行為。據統計,僅汶川地震800億元的捐贈中就有60%來自民營企業。運動在2008年以2100萬元身在慈善榜單中。
2007年,耐克的市場占有率是9.9%,是10.2%, 2008年,耐克占有率約12%,匹克有率超過17%,目前,已是超過耐克成為中國籃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企業。董事長許景南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做中國籃球裝備的第一品牌。”
三輪融資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風投收緊錢包,惜金如命,然而,最近公司對外正式宣布,公司已獲得來自紅杉中國、建銀國際與聯想投資三家私募基金投資機構近6000萬美元第三輪的投資。而在此前,紅杉中國和優勢資本在2007年就對匹克公司進行了第一輪投資,公司又在2008年初引入了建銀國際、深圳創新投資等私募基金的第二輪投資。
在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負面影響依然明顯、金融風暴導致金融資本投資愿意降低的情況下,匹克的逆勢融資也再度證實資本市場對匹克品牌的國際化戰略、差異化營銷理念的信心與認同。
此輪融資投資方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兼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此次逆市投資匹克公司,除了受到公司優異的盈利能力、快速成長性等方面的吸引外,所看重的就是匹克多年來堅持的專業化戰略,以及今后發展預期。沈南鵬同時表示,中國最大的投資故事來自于13億人的消費需求帶動的增長行業,匹克的成長歷程也正闡釋了這種“消費升級”的中國力量。
建銀國際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匹克銷售額仍然實現了成倍增長;在裁員盛行之際,匹克大量引進國內和國際人才,大力推動信息化和品牌營銷的國際化,這一切源自匹克建立在專業基礎上的國際化差異戰略,也印證了匹克這種定位是成功的。我們將繼續幫助匹克取得長期良好的發展。”
聯想投資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朱立南看來,三家投資人聯手正好可以實現資源互補,為企業提供一套完整的發展方案。而業界相信,無論是國際化視野的開闊,還是本土化思路的洞悉,都將對匹克形成穩健而有力的助推。
強強合作
作為第一個進入NBA賽場的中國運動品牌,在與NBA官方、球隊、球員的合作之外,匹克同時也是國際籃聯(FIBA)官方合作伙伴,2009年利用賽事營銷拉開與同行業品牌的差距,并已經壟斷國際最知名的兩大籃球賽事資源。而資本的深度介入,無疑將使匹克的國際化進程如虎添翼,也極有可能改變目前處于膠著狀態的業內競爭格局。
公司總經理許志華強調:“目前主要聚集于品牌國際化,接下來匹克會朝著市場、人才、資本、設計、銷售的全面國際化邁進,這個戰略是品牌發展的基礎,是不會改變的。”在利用國際最高端籃球賽事資源謀求新格局的戰略,一舉拉開與國內品牌搶占體育市場格局的同時,匹克公司也將在產品領域,堅持“產品系列化”,既要打造出專業的產品,同時也要打造出一些相關外沿的產品,支撐企業持續發展。
而在搶占專業化、制高點的同時,在渠道領域公司也逐漸完成亞洲、歐洲、南美洲、大洋洲等主要國家市場的網絡鋪設,并利用銷售渠道推進公司的差異化國際路線。在國內,匹克在各大中城市擁有5100多個專賣店,以二三線城市為主要市場并逐步向一級市場延伸。
計劃上市
“2008年我們的營業額是15個億,2009年預期是20個億,近兩年我們都是以70%-80%的速度增長,以后的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市場的容量有限,會趨于飽和。” 許志華說。
“從去年開始,我們在逐步加強直營店的建設,像安踏、特步從去年開始也都在做類似的事情。相對于傳統的代理渠道,直營建設的資金壓力比較大,所以需要進行外部融資。” 許志華表示,“上市是一直以來的一個計劃。”
對于未來的發展,許志華表示:“我們會不斷地強化籃球鞋的部分,我們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國內的品牌,例如、、等,但是15年或20年后,我們必然要直面耐克這樣的國際大品牌,所以我們必須把專業化、國際化做強做透,在此基礎上,向網球、羽毛球、乒乓球市場滲透,當我們在這些市場上也能占有一席之地的時候,我們的品牌就強大了。”
- 上一篇:吉爾達鞋業啟動“金網工程”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