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服裝業謀發展 年薪三十萬請不來好設計師
【中國鞋網】主打國內低端市場的河南服裝企業,在沿海外貿型服裝企業紛紛難以為繼時,卻開始謀求自身的升級發展和行業話語權。河南省服裝協會秘書長李剛也表示,要借助金融危機,打響河南服裝業品牌。
但河南不少服裝企業出身草根,多從批發生意起家,除了依托鄭州區域服裝批發中心這個廣闊的市場外,既缺人才,又缺品牌,不少企業主期待通過“企業服務年”,獲得寬松的經營環境和良好的信貸平臺。 □今報記者 高二坡 實習生 任浩鵬/文 記者 李楊/圖
●廠房一年搬兩次,扔進50多萬,老板幾乎落淚
談起2008年,田在雙幾乎落淚。
田在雙是河南金貴人服飾有限公司(簡稱“金貴人服飾”)的總經理,與沿海地區遭遇金融危機突襲的服裝企業不同,他的苦惱并非來自市場,而是源自廠房拆遷。
田在雙說,2008年三四月份是公司最紅火的時候。但是,都市村莊改造使田在雙不得不停業去尋找新的廠房。因為,金貴人服飾的廠房就在鄭州市的一個都市村莊中。
田在雙還沒來得及將機器設備和布匹原料拉到新廠房,拆遷工作已經開始了。“從通知到拆遷,時間非常短,而我們找到地方后還要建廠房,需要時間。”田在雙介紹,有些廠家連設備都沒有拉出來,廠房就被埋在廢墟中。“并不是說我反對都市村莊改造,只是希望多給我們一點時間,總不能把我們的設備都給埋掉吧?”
金貴人服飾的新廠房剛安置好不久,新廠房所在的都市村莊也要改造,田在雙不得不再次尋找廠房。“兩次搬遷扔進去50多萬,這還不包括搬遷耽誤生產所造成的損失,搬遷期間,正是服裝銷售的旺季。”
和金貴人服飾一樣,鄭州的不少服裝企業廠房都在都市村莊里,這兩年因為都市村莊的改造進度加快,不少服裝企業輾轉流離。
天派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玉敏介紹,鄭州的不少女裝企業都是租的廠房,雖然有些發展好的已經去新密市曲梁鄉(那里有鄭州市曲梁服裝工業園)等地買地,但是大部分沒有一個“穩定的家”。“沒安好家怎么生產呢?”
●年薪三十萬請不來一個優秀設計師
廠房僅僅是鄭州女裝面臨的問題之一,鄭州女裝之所以迄今依然被看做“草根行業”,除了沒有固定的生產廠房外,還因為生產出來的多是低檔貨,在市場上雖然份額不小,但是賺錢不多。
大眾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買愛國將其主要原因歸結為人才缺乏。買愛國說,他愿意花年薪30萬甚至更高的價錢聘用國內出色的服裝設計師,但這個價錢開了一年多,卻沒有一個優秀設計師愿意來。究其原因,不外乎鄭州不是一線城市,而且產業集群層次低,產品檔次不高。
得利來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月霞也表示,鄭州女裝目前的研發和設計基本上是空白,款式多以抄襲為主。其實,除了缺乏服裝設計人才,還缺乏流程設計人才。“現在大家都是從布料到成品一條龍,什么都要做,沒有形成專業分工,這就束縛了企業的發展。”王月霞說,如果這個行業再進行專業細分,生產效率提高空間將會很大。
河南省服裝協會秘書長李剛介紹:“我曾拿了些鄭州產的女裝讓一些時尚女士鑒別,從做工到面料都可以和國際大品牌比,但就是款式老了一些,另外,鄭州的女裝還沒有形成獨立的風格。”鄭州合縱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強表示,鄭州女裝企業的老板多是從批發服裝起家,后來才延伸至生產領域,多數老板的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如何由目前的競爭關系走向分工合作,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一位在河南服裝行業打拼數年的企業主則表示,當初河南的服裝業幾乎和溫州同時開始創業,因為生存環境不行,鄭州女裝三大品牌之一“爵士伊人”跑去深圳落戶。
●鄭州服裝業已粗具產業集群雛形,只待“領頭羊”出現
不過,李剛表示,鄭州女裝個體實力、企業數量都沒有停止發展,目前已經粗具產業集群的雛形。
錦榮商貿城董事長王建樹表示,多年來,錦榮商貿城聚集了鄭州女裝企業500余家,鄭州褲裝企業600余家,已經成為本土服裝生產企業集中度最高的服裝批發市場。目前,硬件設施正在升級改造,以期符合商戶需求。
錦榮商貿城總經理王建勛說,其實,改造硬件環境早已納入錦榮的發展規劃之中,今年,為了服務女裝企業,他們又與中原工學院洽談投建服裝設計研發中心。
3月19日,錦榮商貿城請王老吉的品牌策劃專家華紅兵教授為1500多家商戶講授營銷之道。華紅兵指出,目前,鄭州女裝的經營水平主要停留在產品營銷上,要想促進鄭州服裝業的崛起,營銷水平的提升迫在眉睫。
對于多數企業頭疼的廠房問題,李剛表示,目前,新密、滎陽都在投建紡織服裝產業園,以集群的形式吸引服裝企業落戶。
李剛說:“《小額貸款管理辦法》等出臺,為服裝企業籌措資金提供了新的門路,此外,企業服務年,各個職能部門出臺不少政策支持企業發展,這對河南服裝企業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李剛說,目前,河南服裝企業需要領頭羊在全國市場打開局面,這樣才會不斷有人模仿,帶動整個行業走品牌化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