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態皮革標桿 皮革企業逆勢謀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經濟萎靡不振拖累了皮革制品的出口,打擊了皮革商的信心,阻礙了皮革行業的發展。我國皮革企業在動蕩的市場中搶占商機,在漩渦中求生存。產業升級成立皮革商的必選題,在這過程中有陣痛,有喜悅,有站起來的,也有跌倒的。越來越多的因素讓眾多皮革企業選擇了生態皮革之路。
正隆皮業打造全樹膏生態皮革名牌產品
經過4年的研發,正隆完成了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工藝技術的升級換代,通過大生產和市場的檢驗,正隆的意大利風格全樹膏生態皮革產品質量穩定、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在我國制革行業獨樹一幟,而且符合生態、環保的產業政策和未來的消費趨勢,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雖然危機來襲,但正隆通過主動應對已積極化解,并抓住了經濟危機帶來的低成本的研發和擴張的機會,化危機為轉機。
宏四海注重生態工藝求長遠發展
從皮革的發展方向來看,越來越趨向于向生態皮革方向發展。皮革在生產過程、加工成革制品、在使用過程中均須無害。在生產過程中,皮革產業要更加注重清潔化生產技術的應用,開發綠色化學品和無污染工藝,注重工藝內的再利用與循環。宏四海李總稱,只有注重生態工藝,皮革業才能熬過“冬天”,實現長遠發展。向生態化和資源化升級,就要鼓勵使用安全生態的鞣劑、染料和脫毛劑,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聯興皮革研發新型浸灰劑
新型浸灰劑是一種可以代替白石灰的高效濃縮化料。它操作簡單,浸灰時間較短,成本較低,可減少用水量50%,對皮革纖維的保護性較強,對制革工藝可減輕環境污染,對治理污水有很大的幫助。
東明制革實現清潔化技術的集成創新
單個技術的創新能帶來的效益是有限的,而系統工程的集成創新則能帶來規模化的效應,使得清潔化技術的效能翻倍。東明制革自行設計并建成保毛脫毛法及浸灰廢水循環利用工程,建成了鉻鞣廢液循環利用工程,實現了清潔化技術的集成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創新了“無灰膨脹羊皮生產工藝”,并投入使用,大大減少污泥的排放。目前,正在積極探索在牛皮生產中應用。
峰安皮革改用水溶性環保化料
兩年來,峰安花了2000多萬元用于環保設施的改進和新工藝的研究,近來還研發出水溶性環保化料,能與目前遙遙領先的意大利制皮工藝相媲美。正是預測到皮革未來日益環保的發展趨勢,“解決污染排放那是最后一個環節,我們應該追溯源頭,通過調換源頭的化料,改用環保水溶性化料,從根本上解決環保問題。”峰安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榮輝表示,傳統的溶脂性化料里含有的丁酮、DNF等物質極易揮發,峰安著手研發的這種水溶性化料,從植物油中提取,更符合環保要求,而這項工藝目前也只有在意大利制皮中才開始運用。
順環保之勢者,生;逆環保之勢者,亡,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大背景下,企業展開自救才是化危機為轉機的根本之策。以上企業的環保之路希望可以給更多企業以借鑒。“春天”離我們不會太遠了。
- 上一篇:武昌還有家江南制革廠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