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職業?
你是否覺得現在的工作刻板乏味,缺乏挑戰性和晉升機會,你是否一心一意想著要去投身夢寐以求的事業欲覓得理想職位,怎樣才能穩操勝券專家們認為,平均每人一生至少要調換三次職業,“跳槽”并不可怕,問題是我們怎樣可能把成功的機會擴大到最大限度。
40多歲的安女士因孩子已長大,決心重返社會工作。她當了差不多一年店員,但心中盼望當文職人員,于是在兩年前去進修了辦公室助理和電腦課程,畢業后獲聘辦公室助理。
她不無感觸地說:“以前一直擔心重新就業會很困難,根本沒勇氣去找白領職業,現在做了半年,覺得自己對新環境十分適應”。
人生的一大樂事莫過于將興趣變為職業。“跳槽”者的目的是為了不再跳槽,實現這一切初衷,必須尋找自己真正的職業“興奮點”。有些人具有明確的愛好,而且確實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但大多數人對自己今后的職業方向卻茫然無知。
首先要明確,你不喜歡你目前的職業,而不是你所干的活兒。很多情況是人們所做的工作對路,只是工作的場合不對。如果討厭上司或不喜歡上下班的路程,那么你真正所需的也許只是在同一范圍內的另一項工作。
當然,準確地捕捉真正的職業“興奮點”莫過于接受職業咨詢。不少職業介紹所和人事顧問公司能提供最新的人力市場情報和職位空缺資料。一些大規模職業介紹所更能向求職者提供能力評估測試,幫助求職者了解自己的能力。求職者轉崗前應多搜集資料,多看與心目中理想職業有關的書籍。
如果你打算選讀一些專業課程來加強轉換工作的條件,你得了解這門課程的內容,也要留意這個學位或證書能否令未來雇主對你刮目相看。接受科學的測試與咨詢,面向未來,選擇有發展智力的領域,完成理想的職業定位并不是一件難事。
決定投身新工作之前,可找機會以義務或兼職的形式試做該工作,看看你是否感興趣,能否適應,做好跳槽“演習”,此舉能大大增加跳槽的成功概率。
這種“演習”可采取下列方式,一是從自愿服務著手。如果你有志做護士,可到醫院去當志愿護理人員;想當播音員,不妨試試給盲人朗讀書報。
二是建立網絡。轉入新行業前,不妨多結識該行業人士,建立些人際關系,以便了解該行業的實際情況,可向你認識的人逐一打電話,問他們是否知道有誰正在干你想做的工作,你一旦找到這些人,要傾聽他們的甜酸苦辣,獲取“間接體驗”。
三是轉變你的技能。如果你是記帳員而關心體育,可以向醫藥綜合企業或健康俱樂部尋找一簿記員的職位,一旦踏入該行業,就能擴展責任感并獲得額外鍛煉。
四是先體驗一下新職業。在辭去現任的工作之前,應該先用部分時間試做一下新工作,獲取直接經驗。
不管你做了多少準備,要改換職業就得增強信心,自立、自強,全力以赴地投入新的崗位,克服各種困難。雖不必“不成功,即成仁”但也要問心無愧。
一是對減薪要有思想準備,但不是屈從于減薪。據調查,在10個自愿更換職業的人員中,有7個能增加收入,但除非你掌握了那份工作,收入則可能會下降。但一旦適應,收入自然就會增加。
二是敢于面對競爭。你可能遇到有些人受過類似的培訓或具有更豐富的經驗,但是其他因素如年齡、教育或特殊訓練等也許對你有利,所以要對該領域進行調查研究,你的實際價值也許比你想象的更高。
三是如果新職業沒有成功,并不等于一切都完了。通過你對新事物的嘗試,不論你是否能把它運用到全天工作的行當中去,你總學到一些東西。當你成功時,就會得益匪淺。
- 上一篇:通向未來的職業生涯設計
- 下一篇:在香港用這3種方式找工作,非永居也能月薪17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