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扮大學生求職 成月薪600元銷售員
2月21日,雖然沈城雪后氣溫很低,但是人才市場的專場招聘會還是吸引了眾多前來求職的人們。記者早上9點趕到招聘會現場時,遇到了一家企業招聘醫藥銷售員,記者扮大學生,通過招聘、擇業、面試、培訓、上崗等就業環節的實時報道,將一個活生生的個案展示在讀者面前。
招聘崗位冷熱不均
因為天冷的緣故,記者進入沈陽人才市場一樓大廳時發現,已經來了四百多位求職者。在這些人中,多數是30多歲到40歲的中年人,大學生的數量并不多。
記者發現,很多學生并不急于投遞簡歷和了解用人單位的相關信息,只是不停地在二樓的大廳里走來走去,他們感興趣的多是銷售類企業,F場很多銷售企業明確提出歡迎應屆畢業大學生,更有提出給應聘大學生提供住宿的優惠政策。
40多個招聘的攤位前,求職者數量是有很大差別的,人群扎堆的地方幾乎都是銷售類公司,醫療器械、售車、售樓成為熱捧行業,電力、機械行業卻乏人問津,而這些行業所招聘的人才也多為技術性人才。在眾多銷售行業中,醫藥銷售職位應聘者最多,記者也把簡歷遞送到一家貴州制藥企業的應聘處,接待人員隨便與記者聊了幾句,即發給一張復試的卡片,上面寫了復試的地點和時間。
初試通過了!
銷售行業學歷不重要
復試的地點在華利大廈,時間是下午1點。為了不遲到,記者匆匆吃過午飯后來到華利大廈。趕到地點時看到,參加復試有15人,幾乎都是大學生模樣。企業的工作人員為每人發放了一張卷子,卷子共有三道問題:為什么選擇這個行業,有沒有過售藥經驗,是不是能夠吃苦耐勞。一面填寫調查問卷,記者一面與同時到來的一名大學生聊天,她告訴記者,今年最火的行業就是銷售業,她的很多同學都參加了這個行業的招聘。
該企業人力資源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經常招聘銷售人員,大部分都是應屆大學生。答題速度決定面試的先后順序,每一名參加面試的人,只有三到四分鐘的答題時間。記者以第八名的成績進入面試辦公室,此時心里確實有些緊張。
兩名面試人員隨即告訴記者,他們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外語等級、學歷都不做要求,只是詢問記者應聘后能有多少時間參加工作,畢業論文答辯時間如何安排等問題,并告訴記者,會在24小時之內電話通知應聘結果。
市場導向催生銷售大軍
短短幾分鐘,記者的求職面試過程就結束了,初試加復試不到十分鐘。2個小時后,記者果真接到該公司的電話,工作人員讓記者第二天上午參加培訓。在記者的追問下,工作人員透露,記者參加工作的底薪是600元。記者了解到,通過復試的大學生還有很多,大學生成為了藥業銷售的主力軍。
遼寧工業大學宋春穎老師告訴記者,銷售業招聘近幾年呈現火爆場面,說明市場對銷售人員有大量的需求。對于大學生來說,銷售行業能夠使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快速增長,且該類工作相對技術含量要求不高,使更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容易找到接觸社會的起點。另一方面,電力、機械等行業出現冷門現象,前去應聘的大學生比較少,也說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相關的技能和經驗。
- 上一篇:上海畢業生近四成月薪1501-2500元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