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房地產人才頻頻轉會 行業(yè)格局將面臨重組
原北京香江國際發(fā)展有限公司總裁羅釗明,已于春節(jié)前夕正式加盟綠城中國,擔任綠城集團副董事長,主管綠城北方片區(qū);
浙江臨安中都置業(y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強,跳到了三江國際,出任副總裁; 昆侖置業(yè)集團副總經理陳宇舟,去了蕭山的華藝房產任總經理;
萬科營銷企劃中心負責人杜盛,跳到了大家房產……
樓市人才流動年年有,唯今年最為惹人關注。除以上這些外,濱江、宋都、元豐等房產公司,也有一些人員變動。
新年伊始,流傳在杭州樓市的“轉會”小道消息被不斷證實。跳槽人數(shù)如此之眾,難怪某業(yè)內人士戲言:現(xiàn)在打電話給圈內人,第一句話要先問,你還在原來那家公司嗎?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跟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的人才流動,有不少是原房產公司的中高層人員,有些還是主要操盤手。那么,房產人員如此大規(guī)模流動,是否像一些人所疑惑的那樣,意味著杭州樓市將劇變?將給樓市帶來什么變化?
跳槽樣本:
劉強:“我的電話一度被打爆”
在杭州樓市,只要提到中都,業(yè)內很容易就會想到劉強,以及劉強在青山湖所一手操盤的青山湖畔。
劉強,原浙江臨安中都置業(y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大個兒,說話中氣十足,在杭州房產界以觀點精辟和敢言肯說著稱,同時因為他的營銷點子比較多,人又熱情直率,所以也是業(yè)界不少人愿意虛心求教的營銷前輩。
不過新年過后,劉強名片上的頭銜,已赫然改成了“三江國際副總裁”。“劉強跳槽了”的消息,也在業(yè)界傳得沸沸揚揚。
“是啊,消息屬實!”當記者向劉強求證時,新官上任的他,正在北京“視察”新公司的項目。“不知道是哪個網站把我‘轉會’的消息貼上去了,搞得我一天接了30多個電話,都是來問這個事情的,打得我關機為止。好像我一跳槽,圈內就要‘劇變’似的。”大嗓門的劉強在電話里,略帶抱怨地告訴記者。
不過很顯然,業(yè)界有這么多人關心他的去向,劉強還是很高興的,這從另一個角度,顯示出他在業(yè)界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力,業(yè)界對他的業(yè)績也是承認的。事實上,劉強在過去的4年里,從青山湖畔項目啟動至今,在把青山湖板塊推向杭州主城區(qū)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為此戲言:“我離開青山湖,青山湖板塊的不少樓盤都高興死了,因為少了一個競爭對手。”記者補充,“應該是強勁對手。”他連忙否認:“那不是的,那不是的。”
離開一手抄盤起來的項目,劉強顯然也有些感傷。用劉強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就像是青山湖畔的一個保姆,一天天看著它長大。”感情是難以言說的深厚。不過說到新的公司,劉強言語間也難掩興奮,他說三江屬于低調的企業(yè),它的老板非常務實,但實際上它的規(guī)模非常大,業(yè)務涉及內蒙、包頭、江蘇等許多地方。剛剛上任的劉強被任命為副總裁,主管項目運營、拿地、規(guī)劃、產品研發(fā)等各個層面,顯然可以讓他“長袖善舞”的空間更大了。
跳槽原因:
采訪對象大多“三緘其口”
因為房產項目開發(fā)具有周期性,所以房地產一向是人員流動比較頻繁的行業(yè)。每年年初,都會有不少人揣著招聘廣告,到新的公司去上班。不過像今年這樣,許多中高層人員也開始流動,還是不常見的。
在許多人看來,這些人熟悉原來公司運營模式,又有不錯的職位和薪酬,為何還要“另起爐灶”,似乎很難讓人理解。
說到“轉會”原因,劉強表示是“原來公司進行了戰(zhàn)略調整,把經營重點放到了商業(yè)和典當上面”。
而陳宇舟則表示:“是跟原來公司的合同到期了,自己又有其他的項目要做。”他笑言,昆侖集團這兩年發(fā)展比較迅速,他盡到了自己的力量就好了,離開也是很自然的事。“并且這邊的項目體量也比較大,是一個產業(yè)園結合房地產的項目,很有挑戰(zhàn)性,給自己發(fā)揮的空間也比較大。”
不過在采訪過程中,大多數(shù)新近跳槽的房產人士,都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低調。不少人坦言:“目前正處于靜默期,等到一切明朗了再告訴你。”或者干脆表示“這事以后再說”,婉言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而有些人甚至對“跳槽”兩個字都很敏感,“只是正常的人員流動而已。”
事實上,這些在原公司已經地位不低、甚至已經躋身高層的精英人士,無論是因何種原因跳槽,都對曾經“共同進退”的老東家,抱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也擔心自己的離開,會對老東家產生負面影響。綜合這種種考慮,這些平時在業(yè)界相當活躍的人,便選擇了沉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轉會”人士坦言,除去高薪和高職被挖走等原因,人才流動無非是幾種原因:一是公司的項目運轉都有自己的周期,如果一段時間內,公司沒有拿地,導致沒有新的項目可做,而老板暫時又沒有拿地的計劃,那么原有的人員,特別是中高層,便很容易流失。此外,公司的發(fā)展也有高潮期和低潮期,人員在不同的時期,選擇不同的去向,也是可以理解的。
跳槽結果:
行業(yè)格局將重組?
雖然這位業(yè)內人士語氣平淡,但事實上,言語間卻已透露出新近杭州樓市的風云變幻。樓市調整期,不再所有的項目都能銷售順暢,也不是所有外行的人都能在樓市中賺得盆滿缽滿,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yè)做出相應調整便在所難免。而企業(yè)調整的突出反映,便是人才流動。
一位資深業(yè)內人士分析說,目前杭州的房產公司主要分成幾種:一種公司是原來的主業(yè)就不是房地產,只是借著房地產暴漲的勢頭來掘桶金,現(xiàn)在突然遭遇樓市調整,就不再繼續(xù)拿地,準備清盤后走人,而原有的房產操作團隊也就此解散;還有一種公司,則是因為這些年擴張過快,瘋狂拿地后遭遇資金鏈問題,加上銷售不順暢,從而在一定時間內出現(xiàn)經營、管理各方面的發(fā)展“瓶頸”,熟悉原有操作模式、短時間內又無法轉變的管理人員,就會受到沖擊。
“目前,房地產界主要有兩種營銷模式,一是捂盤惜售;二是快進快出。無論選擇哪一種模式,都表明了房產商目前的心態(tài)和戰(zhàn)略,也對企業(yè)用人產生質的影響。這個時候,就看你所擅長的部分,是否跟企業(yè)戰(zhàn)略調整相吻合。”他說。
而人才流動,顯然也只是這一輪樓市調整所顯露出來的冰山一角,更讓人關注的是,人才流動之后,樓市將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
比如據知情人士透露,2008年底綠城集團年會上,羅釗明曾出現(xiàn)在主席臺,并作了15分鐘的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出綠城中國未來數(shù)年要“高筑墻,廣積糧,勤換倉,要稱王”,似乎暗示將對綠城中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進行調整,謀變的意味呼之欲出。市場猜測,在企業(yè)文化體系構建、建筑綜合體運營開發(fā)及多元化融資領域擁有豐厚經驗的羅釗明,將會給綠城注入新的力量和發(fā)展源泉,也將給綠城帶來全新的變革。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