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運動鞋走進自主設計時代
設計是企業產品的第二條生命線,近日,眾多品牌鞋企設計師匯聚一堂比拼流行款式,透露出一個信號——
今年春夏季什么運動鞋最好賣?運動鞋的款式流行什么?這也許是不少人關心的話題。近日,來自德爾惠、鴻星爾克等品牌鞋企的64名設計師在華光學院匯聚一堂,比拼今年春夏運動鞋的流行款式。
未來流行簡潔大方
品牌的三駕馬車在于“產品、形象、市場”,國家技能鑒定鞋服考評員林琦分析,設計是企業產品的第二條生命線,如果設計不好,將影響產品的各個生產環節,設計出來的產品“只有消費者愿意買,開發出來的產品才算真正成功。”
林琦介紹,我市運動鞋設計人員大多在22歲-30歲,創意思維比較新,如此次運動鞋設計競賽的作品中,有的在突出運動功能的前提下,運用全包底、氣墊、高泡材料等底材,更傾向于舒適輕便,鞋面的彩色線條裝飾,更美觀;有的則在運動鞋幫面上大膽采用色塊分割,在視覺上提升鞋款的品質……
運動鞋設計屬于產品設計的一支,品牌運動鞋的款式往往在行業中起到示范作用。德爾惠運動鞋設計師黃振峰是此次運動鞋設計競賽一等獎獲得者。他告訴記者,自己的作品是從以前的產品中尋求靈感,重新演繹為更現代化、更簡潔的設計,“簡潔大方將是今后運動鞋的時尚要求。”
逐步走出模仿階段
鞋業是我市最主要的傳統產業之一,其中又有80%的企業以生產運動鞋為主,市科技局劉藝華副局長稱,目前我市運動鞋產品結構比較復雜,既有滿足國內消費的普通運動鞋,還有世界知名品牌的加工基地,也有部分國外一般品牌的加工廠。
“很多企業的發展從模仿開始。”業內人士分析,在設計創新方面,眾多運動鞋企業在發展階段往往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意識,加之技術、材料的限制,使得鞋企一直都在模仿國外的品牌。我市的一些知名品牌也曾走過這樣的階段。如喬丹14代紅白款的籃球鞋,耐克ShoxBomber籃球鞋的關鍵技術,都曾成為模仿的對象。
設計人才還是緊缺
盲目模仿的收益不大,有可能還會給真正的競爭對手以可乘之機,劉藝華副局長認為,目前我市運動鞋設計人才緊缺,制鞋款式仍然以“模仿為主”,“沒有自研產品,只能掙產品加工的費用,產品附加值低。”
郎咸平在泉州講學時為泉州民營企業突破困境開出良方,稱“中國越制造,美國越富有”,因為一件價格100美元的產品,泉州的制造企業僅能得到10美元的加工費。他認為,泉州制造業在應對本次全球經濟衰退的努力中,應該優化產品結構,爭取更多的利潤空間。
國家技能鑒定鞋服考評員林琦也認為:“目前出口形勢嚴峻,我市一些外向型鞋企將調轉方向拓展國內市場,應對當前企業產品結構調整需要,運動鞋設計人才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只有創新風格,準確預判未來流行趨勢,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市場先機。”他認為,泉州鞋服行業調整產品結構,其產品設計還必須落腳于對消費心理的揣摩,只有建立在對消費心理信息搜集的精準、全面把握之上,才能贏得更為持久的競爭力。
- 上一篇:中國鞋企的戰略危機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