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走自己路 山東鞋業平穩度寒冬
山東鞋業,在整個國內產業來看,地位雖不顯赫,但實力卻不容忽視。山東皮革行業經過不斷建設和發展,已形成了從生產、科研到人才培養和市場開發的完整體系,如青島的藍村、濰坊的高密、臨沂等地。近十幾年來逐步形成了以威海金猴集團、青島亨達集團、雙星鞋業、孚德鞋業等為代表的大批內資優秀企業。以青島世原鞋業、泰光制鞋、三湖制鞋、昌新鞋業為代表的大型韓資運動鞋生產企業。
同時,山東青島是中國pu底的發源地,青島振德、康泰、賽諾克、新朗諾等大批廠家的崛起拉動了山東制底業的發展。目前,山東已有pu底的生產廠家近百家,預計產量可達三億多雙。此外,山東臨近韓國,以青島的城陽、威海、煙臺為代表的韓資箱包企業多達數千家。
山東的幾個老品牌,這些年一直是穩步發展,就像山東人的性格,一直讓人感覺是沉穩大氣,F在,當整個行業都面臨危機的時候,山東制鞋行業卻因扎實的功底和多年的積淀而平穩發展。就像當地媒體對他們的評價,在這個寒冬里,堅持走自己路的“魯鞋”并不感覺太“冷”。
“雙星”訂單來自雄厚制造力
即使是現在,雙星的工廠并沒有因為金融危機而停止生產,相反,由于訂單充足,各生產基地都是開足馬力,滿負荷運轉。
雙星之所以能夠生產勢頭不減,主要得益于其雄厚的制造能力、創新的管理機制、良好的品牌信譽。
這些年來,雙星海江公司一直是美國鞋業經銷巨頭PSS公司的“核心工廠”,在此期間,雙星還曾與美國另一家大型鞋業經銷商建立合作關系,為其貼牌生產,后因一些原因對方曾中斷與雙星的合作。然而,今年八、九月份,這家公司又主動找到雙星,將大量訂單下給他們。雙星雄厚而穩固的制造能力是吸引這些訂單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制造上的優勢是他們聯系客戶的紐帶。除了質量,雙星在終端渠道的建設也是不遺余力,他們近幾年不斷強化了在西部地區已有的市場,并且將國內很多終端店面進行了升級,保持了品牌的活力。
多年來,雙星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不斷增強市場應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從而牢牢保持住了國內大型制鞋企業的領先地位。
“金猴”30多年實力積累
威海市金猴集團皮具有限公司始建于1975年,“金猴”牌皮具多次榮獲國產暢銷產品“金橋獎”,2007年9月榮登行業首批“中國名牌產品”金榜。金猴的成功更多地來自于他們多年不斷的實力積累。
2003年金猴聯合韓國EXCELLENCE知名箱包設計室,成立了山東省省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并在皮具之都——廣州,設立了時尚信息收集和研究中心,大大增強了研發實力。2001年至2007年金猴連續獲得中國真皮標志杯皮具設計大獎賽“一等獎”。
公司投入1.2億元建設了高標準的北方皮具生產基地——金猴皮具工業園,園區配套、設備均達到國內一流,擁有當今世界水準的臺灣箱包流水線8條,年可生產各類皮具280多萬件。金猴集團董事長柳富林自豪地說:金猴能“奮起”,關鍵是有扎實的內功。
自去年以來,金猴從行業內高薪招聘了部分優秀管理和貿易人才,通過不斷提升生產技術、研發水平和生產效率,實現了規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新開發出口樣品400余款,產品順應了歐、美、日、韓等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流行趨勢,并兼顧了俄羅斯、中東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主要風格。在剛剛落幕的第104屆中國進出口產品交易會中,金猴滿載而歸,皮具公司的訂單已排到明年2月份。金融危機并沒有讓金猴的業績銳減,山東省皮革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金猴今年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19%,利潤同比增長11%。不僅如此,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11月5日,金猴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在短時間內吸納1000名社會人員到金猴集團再就業,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
“亨達”企業活力在創新
2005年,亨達集團曾在短短68天的時間里一舉榮獲“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雙冠王,創造了中國企業品牌建設史上的奇跡,成為青島品牌之都的精彩亮點,而亨達品牌迅速崛起的“亨達模式”亦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亨達集團董事長王吉萬的名言是:“不在‘中國制造’中累死,就在‘中國品牌’中崛起!”
今年以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加快、勞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中國鞋業加快了洗牌升級進程。王吉萬提出,要迎接國際市場對傳統制造業的沖擊,必須完成由傳統的點點創新到面面創新、系統創新的改變。2008年3月16日,亨達全面提出了發展新思路:由傳統制造業向知識型、創意型的新型經濟發展,建設亨達慧谷。亨達慧谷,是以亨達國際數碼科技工業園為載體、以鞋業為基礎、以創意產業和軟件產業為核心、以服務經濟為導向
的產業聯盟,是引領青島、全國乃至世界鞋業和相關產業發展的現代化“硅谷”型的“慧谷”。
在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上,亨達正全面實施資本運作,吸納國內外資本,搭建企業發展新平臺,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公司將在2008年完成企業上市的全部工作,確保2009年實現成功上市。
王吉萬的創新理念已經成果初現,8月30日,亨達集團的20項新產品和11項新技術、新成果一次性通過了國家級專家的鑒定,其中,17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4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且參加鑒定的新產品、新技術、科技成果已同步上市。
“孚德”百年品牌步伐穩重
1933年,孚德創始人衣中秀老先生給企業定下了這樣的經營理念:誠實信用,以德服人。現在的“孚德”牌皮鞋是“山東名牌”產品,山東省著名商標,曾榮獲“全國首屆輕工業博覽會金獎”。
2006年青島孚德鞋業有限公司被商務部首批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對于這樣一個老企業,他的發展顯示了百年品牌的穩重與扎實。
2007年春季,美國次貸危機對金融的影響開始顯現,在別人萎縮的時候,孚德董事長楊茂亭卻堅持他的想法: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扎扎實實走科技興鞋的道路。
孚德在城陽工業園購買了62畝土地,新建廠房1.5萬平方米,擴大生產規模,并籌建“孚鑫科技大廈”,打造北方皮鞋設計、科研研發、鞋材貿易、信息交流中心。孚德的規;洜I可謂立竿見影,在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孚德打了一個漂亮的攻堅戰,贏得盆滿缽滿。2007年8月孚德將生產基地進行戰略轉移后,當年經濟效益呈兩位數的速度遞增,2008年第一季度又實現了開門紅。山東皮革工業協會的統計數字顯示,孚德今年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194%,利潤增長了82%。
山東省皮革行業協會秘書長高魯光說:因為山東鞋業注重打造自主品牌,所以在金融危機中受沖擊較小。
在今年廣交會上,山東省的鞋企收獲頗豐。高密、蘭村的制鞋基地都拿回了大批訂單,再加上從12月1日起,箱包、皮衣的出口退稅上調到13%,大大提升了企業發展的信心。相比南方鞋企紛紛倒閉的情形,山東省的鞋企獲得了較為穩定的發展,所以這個冬天,堅持走自己路的“魯鞋”并不感覺太“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