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多面手 服企人才抄底時機顯現
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連鎖影響,有些企業開始削減、合并部門機構以減少企業運營成本,有些企業實行了降薪,部分服企甚至開始減少一般職位的招聘,不過,這并不是所有服企的共同選擇。一個引人注意的現象是,現在一些中小型企業招聘人才的熱情高漲,據相關統計,占到了服裝企業招聘人員總需求數的40%。更有報道指出,目前有約70%的高素質人才愿意降低就業標準只為謀取就業機會。而這,讓一些中小企業認為,現在是低成本“招賢攬士”的好時機。
招聘會空前擁擠,對于服企來說,現在是低成本吸納人才的好時機。
人才“抄底”引進“多面手”
這幾天,深圳市嘉汶服飾有限公司又招聘了十幾位新員工。公司總經理何淑君表示,今年公司招聘的主要是兩方面的人才:一是市場營銷人員,主要是店員和市場銷售人員;另一方面是高素質的設計人員。
專家認為,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對人才需求最大的方向是:零售、營銷等技術操作層面、管理層面人才。服裝企業選擇在這個時候招聘人才,相對過去節約了一部分人力成本,又可以招到更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
僅從人力成本這方面來看,以近兩年服裝企業設計人員的薪酬為例,資深設計師的月薪在3500元以上,但只有約30%的設計師月薪在3500元以上。而在記者做的一份100人服裝院校應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中顯示,應屆畢業生的薪水要求并不是很高。有54人選擇可以接受2500-3500元的月薪,有40人能接受1500-2500元的月薪,還有6人能接受1500-2000元的月薪。
從服裝行業的整體發展來看,近幾年服裝行業正在朝著“個性”風格發展。目前,深圳億弘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勇計劃引進一批國際化人才,尤其是精通中國文化、國外設計文化的海歸人才,以及國外的優秀設計師,為實現打造時尚集團的目標儲備人才。但是要打造一個國際化的設計團隊,企業就需要既懂得服裝設計又精通商務英語的人才。王勇已經成功運作了三個品牌。他透露,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還要再推出一個新品牌。因此引進“多面手”綜合型人才勢在必行。
何淑君告訴記者:“原來的品牌企業人才類型相對單一,更多重視設計類、營銷類的專業人才,而現在對整合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強的管理者的需求增長,目的在于加強供應鏈的管理整合和信息、物流的系統管理,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和應對各種危機的能力。”
人才梯隊建設博弈經濟危機
有人曾擔心,目前形勢下,服企大量低成本引進人才也有一個盲目性貪多的風險問題。對此,王勇表示,對于服裝企業來說,招聘人才已經從以往的戰術層面提升到戰略層面,招聘人員是為了實現公司梯隊人才建設,實現打造時尚集團的整體戰略。對于深圳億弘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樣多品牌化發展的企業來說,對后備人才的培養需求來得比單一品牌企業更加迫切。因此,引進外部人才可以說是一條捷徑,尤其是那些具有國際視野的與國際交流能力的人才。
深圳億弘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綜合考慮多個子品牌人才供給問題的基礎上,決定招聘一批管理、設計等方面的人才。公司人力資源規劃是基于多品牌化發展。人才梯隊和后備人員建設則更加多元化和綜合化。目前,王勇將人力資源規劃、后備人才建設、員工職業發展規劃與戰略投資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企業完善的人才梯隊,形成基于投資與產業的繼任管理、人才繁衍體系,最終打造出集團自身產生人才的機制。
實際上,低成本引進高素質人才的意義在于,這部分人才能快速適應扁平化組織、團隊化的工作方式,可減少公司在培訓、實踐、考核等環節所花費的時間,既可以降低用人成本,也可以使企業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增加企業的發展機會和競爭力。
“招聘一部分應屆畢業生也是每年公司人力資源規劃的一部分,主要通過校園招聘、網絡招聘等方式。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沒有做5年以上的人力資源規劃,是無法實現人才梯隊建設科學性的。”
何淑君告訴記者。
她認為,培養人才從基層開始、從起點開始,將新招聘的員工派往終端專賣店進行實踐,讓他們更快地融入到企業文化中來。對于招聘來的新人,公司特別重視對員工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的培訓,特別強調把員工的目標與公司的目標結合起來。其次,健全員工激勵機制與考核機制,他們強調以工作業績的硬指標推動員工,用獎懲這個軟機制激勵員工,把物質與精神獎勵結合起來,以此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對此,專家提醒,成本、質量、技術、市場、效益最終是靠人來實現的,人才就是企業的核心盈利資本,引進人才需要“對號入座”,有助于減少因人員流動過于頻繁而帶來的損失,并增進組織內的凝聚力,才可以讓企業成倍增值。
有調查顯示,目前,替換一名員工的成本至少相當于這名員工全年薪酬的30%,對于技能緊缺的崗位,此項成本相當于員工全年薪酬的1.5倍甚至更高。過高的流動率不可避免地帶來招聘成本的提高。
因此,如何將員工轉化成盈利資本并留住這一盈利資本,才是企業應對危機并最終戰勝危機最為關鍵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