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人才培養與使用制度導致高層次人才流失
最新一期的《學習時報》刊登署名烏云其其格、潘云濤、趙俊杰的文章,分析了中國高層次科技人才回歸不足現象及原因。文章指出,大批優秀留學人才學成不歸,造成了中國潛在的高層次人才的流失,落后的科技人才培養與使用制度是高層次人才滯留海外的深層原因。
文章介紹,截至2007年,出國留學人數已經達到121.17萬人,但回國人數僅為31.97萬,大約仍有90萬人滯留海外,人才流失相當嚴重。按照國際通行的計算方法,目前中國留學人員回歸率遠遠低于2:1的“黃金回歸比例”,大量高端人才或潛在高端人才的流失,將影響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步伐。
文章稱,大量華人高層次科技人才滯留海外并非因為歸國待遇不佳,亦并非因為他們不愛國,而是因為中國現有的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制度照國際標準來看是落后的。
文章分析,近十幾年來,中國在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方面付出了諸多努力,并吸引了一部分高層次科技人才回國服務。但是,科學傳統的薄弱和創新文化的貧瘠常常使他們在行動中感到步履維艱。在中國工作,不精通中國特色的科學-政治學,科學家就無法讓自己的創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甚至無法在體制內立足。
文章提出,如果體制能夠寬容一些,環境能夠寬松一些,少一些政治干預,多一些學術自由的話,對于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回歸一定是更為有利的。
文章最后強調,只有通過改革現有的科技人才培養與使用制度,同時,持續不斷地推動我國科學文化和創新文化向前發展,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一流科技人才回國或到中國來工作,才有可能讓歸國或引進的一流科技人才的創造力得到更好的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