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紐約招聘金融人才 應聘者擠爆攤位
昨日,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市金融服務辦公室聯合主辦的海外高層次金融人才交流會在紐約舉行。本報記者連線前方招聘團獲悉,招聘活動場面“火爆”,活動開始兩個小時后,與會者就已經接近900人,全天前來應聘咨詢的人數有1100多人。
預計四百,來了上千人
昨日,記者電話采訪了身在紐約的招聘團相關工作人員,了解到招聘會從當地時間12月13日上午10點開始,持續到下午15點30分左右。昨晚記者撥通了工作團團長、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毛大立的電話,了解到當天前來應聘咨詢的人員達到1100多人。而根據此前預計,在紐約舉行的招聘活動將吸引四五百名金融人才前來應聘咨詢。結果是實際人數大大超出預料。
工作人員介紹,應聘者早早趕來,進場時間集中在上午,活動開始兩個小時后,根據現場發放的參會登記表格來看,登記入場的與會者就已經接近了900人。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干部人事處處長盛裕若向媒體介紹說,上海方面為這次活動作了精心的準備,隨團攜帶的資料就有12800份,重300公斤。
應聘者多為金融資深人士
記者獲悉,參加此次“2008年上海市海外高層次金融人才招聘會”的上海金融機構有19家,另有十幾家公司委托代表團進行招聘。招聘會推出銀行、基金、證券投資、保險等領域170多個職位,另有其他領域高端崗位近千個,主要招聘從事金融行業的中高級人才。此次推出的崗位既有管理性的,也有技術性的,有些崗位的年薪達到150萬元人民幣。
記者了解到,這一次招聘金融人才,門檻頗高,各職位多數要求應聘者至少6-8年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工作經驗。全美華人金融學會會長湯曉東稱,受金融危機沖擊,全美華人金融學會中失業的會員不過5%至7%,但不少人對美國金融業前景感到悲觀。
曾在美林證券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譚微思說,中國資本市場正處在發展壯大期,缺少中高級的金融人才,因此,現在選擇回國發展,應當有不錯的發展空間。現場除了華裔、華僑外,還有不少金發碧眼。前來應聘的史蒂夫·勞倫向中國媒體表示說,美國目前的金融業形勢非常不好,要找一份工作已經不容易了,更別提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因此,“去中國發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