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老大奧康的金融夢
國內最大民營鞋企奧康集團作為主發起人成立的瑞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是其進入“寒冬”之際的一件棉衣。
初嘗“肥肉”油水少
作為一名市場嗅覺敏銳的浙商,不可能與小額信貸公司擦肩而過。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也不例外,如今,他又多了一個新身份:瑞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豐)董事長。瑞豐為溫州首批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單位,上個月18日正式揭牌營業,奧康集團為主發起人,占該公司19%的股份,為最大股東。據了解,瑞豐注冊資本為1億元,全為實收貨幣資本,由奧康和其他9家投資人一次足額繳納,并通過農業銀行融資5000萬元,總資本1.5億元。
本月7日,記者來到位于溫州永嘉縣甌北鎮的瑞豐公司,總經理潘獻勇正忙著接詢問貸款事宜的電話。
“從開業到現在,每天都像醫生一樣,重復回答‘病人’的問題,貸款條件怎么樣?利率是多少?”掛了電話,潘獻勇一邊招呼記者坐下,一邊笑著說。由于瑞豐目前包括總經理在內僅有5名工作人員,潘獻勇也親自接待客戶。“瑞豐已經在地方報紙上刊登了招聘啟事,招聘金融管理、內控等人員。”潘獻勇曾任工商銀行(4.14,0.04,0.98%,吧)永嘉黃田支行行長,在國有銀行有著長達17年的工作經驗。
在瑞豐公司的大廳,張貼著一則“本公司不吸收公眾存款,違規經營不受法律保護”的告示,引人注目。這則告示讓很多人并不看好小額貸款公司的盈利前景,“只貸不存”,如何獲利?
在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看來,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夾在正規銀行與民營企業之間,生存有著很大壓力。“與正規銀行相比,小額貸款公司根本就不在一個起跑線上;而民營企業籌資很靈活,小額貸款公司又缺少民間金融的靈活性。”
“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在申報時,正值七八月份,當時國家實行的是從緊貨幣政策,而當這批公司開業時,貨幣政策已悄然轉向。”一位關注溫州經濟、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認為,由于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利率高于銀行,加上國務院最新公布的十大拉動內需措施之一-“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鼓勵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等的信貸支持,小額貸款公司的生存面臨著來自商業銀行的更多挑戰。
但從銀行角度來看,短期內小企業融資仍不樂觀。溫州一家銀行信貸科人士坦言,“絕大部分小企業融資,正是陷入困境時,因此信貸風險較高,加上銀行自身風險管控能力較弱,銀行往往對其惜貸。”
而對小額信貸公司來說,銀行看不上的小企業,正是他們努力爭取的市場。瑞豐目前的貸款對象為永嘉縣境內的小(微)型企業、“三農”經濟、個體工商戶和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開業為止,一天有30多人次前來咨詢貸款事項,甚至還有廣東的企業打電話來要求借貸。”潘獻勇說。據了解,在貸款利率上,瑞豐公司對客戶實行差別化管理,不同性質的客戶,貸款利率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上限不高于央行基準利率的4倍,下限不低于基準利率的0.9倍,月利率一般在10.2‰到23.1‰不等。而貸款期限和貸款償還等內容,由借貸雙方在公平自愿的原則下依法協商確定。
小額貸款公司的出現,對于一些缺乏抵押、又急需資金的“三農”企業和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開業當天,共有3家‘三農’企業、1家中小企業和兩個待舊村改造的基層村,從瑞豐取得了總額為2900萬元的貸款信用額度。到目前,開業三個星期,不包括2900萬授信額度,已貸出現金3000多萬。”潘獻勇說。
“與一般的商業銀行相比,小額貸款公司在放貸程序和手續方面可能更加簡便,”潘獻勇說。目前,瑞豐公司貸款方式分保證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和信用貸款四種,“都簡單可行,資金當天就能到位,如需進行現場調查的,最多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
雖然小額信貸公司因其靈活性受到求資若渴的小企業的青睞,但政策之下,小額貸款公司這幾年也只能是保本微利。根據溫州市金融辦的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兩年以內不得分紅,利潤也只能存入商業銀行作為風險撥備。
為了達到效益最大化,在瑞豐的業務經營中,王振滔提出了“零庫存”的原則以盡可能提高資金使用率。對于目前的業績,潘獻勇認為符合預期,但他也坦言零庫存的壓力很大。
事實上,在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這幾年內,最重要的還是規范經營、控制風險。瑞豐目前的目標是杜絕不良貸款率,確保零風險。
為了防范風險,瑞豐在發放貸款時對區域限制很嚴格,業務基本限制在永嘉縣內;在資金投放上,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按照規定,將70%的資金投放在中小企業、“三農”及相關產業上,同一借款人貸款額度不超過50萬元,其余30%資金的單戶貸款不得超過資本金的5%,即500萬;在借貸時間上,貸款時間不超過半年。潘獻勇透露,目前已貸出的3000多萬貸款中,80%的貸款時限在3個月以內,還有20%的貸款主要用于農戶資金周轉,貸款時限在6個月以內。
目標或不在村鎮銀行
雖然小額信貸公司利潤微薄,但自浙江省首批小額信貸公司試點開始申報后,市場始終熱情高漲。一些大企業甚至趨之若鶩,比如在溫州樂清,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等本地支柱企業為爭奪小額貸款公司名額,不惜動用各種資源展開較量。
“除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之外,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要繼續做大做強,走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結合之路可以說是必然的選擇。”王振滔在奧康集團內部表示。
“從產品到品牌再到金融,這是大多數出身實業的浙江企業家夢寐以求的。”王振滔說,“產品和品牌幾乎人人都能做,但金融行業卻完全不同,充滿了機遇與挑戰。”
成立小額信貸公司,已是奧康第二次涉足金融業。4年前,奧康集團作為主發起人,聯合神力集團、法派集團等8家溫州民營企業,成立溫州市首家民營財團中瑞財團,計劃涉足以金融業為主的多項業務,當年7月中瑞財團欲申辦“建華民營銀行”。但由于時機未到,中瑞財團并沒有能順利地開展金融之旅,甚至該財團曾一度沉寂,后來也變更了運營方向,主要做房地產開發。
在周德文看來,小額貸款公司正是企業進入金融業的跳板。溫州市公布的《溫州市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操作規程 (暫行)》表明,對于合規經營、無不良信用記錄的小額貸款公司,將按有關規定向銀監部門推薦改制為村鎮銀行。創辦村鎮銀行,通常意味著拿到了進軍金融業的入場券。
雖然目前溫州村鎮銀行試點已經在永嘉、蒼南展開,但是對發起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的民營資本而言,他們還是更看好小額貸款公司的前景。“現在的村鎮銀行試點,和以前農村信用合作社等沒什么不同,企業僅僅參股,沒有實質的經營權。”蒼南聯信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英全說,“而從小額貸款公司升為村鎮銀行,或許企業有經營權。”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村鎮銀行試點辦法來看,小額貸款公司即使升為村鎮銀行也不一定有經營權,倒是維持小額貸款公司的身份開創一些新業務頗有前途。比如,放開金融政策允許開展委托貸款業務試點,以及盡快讓小額貸款公司增資擴股,提高注冊資本金等等。
據多方了解,與成為村鎮銀行相比,瑞豐更傾向于后者。據說,相關監管部門已經承諾,如果瑞豐運作規范,業務需求強烈,可以在6個月后提前增資,并在政策放開的情況下,瑞豐可以優先展開拓展類業務的試點,比如可以與合作銀行推出組合貸款產品。這樣,如果公司達到10億甚至20億的規模,利潤就會相當可觀,發展前景也就十分廣闊。
事實上,在鞋業進入“寒冬”之際,通過小額貸款公司來未雨綢繆金融業,或許將與商業地產、生物制品一起成為奧康的過冬棉衣。
公開資料顯示,創始于1988年的奧康集團,經過2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制鞋企業,年產值達40多億元。
早在幾年前,王振滔就發表了《冬天并不遙遠》一文,對未來中國鞋業的產業形勢作出判斷和分析,主動轉型,謀求長遠發展。2002年開始,公司開始實施多元化投資,先后在重慶市璧山縣建設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西部鞋都工業園區,在四川成都建立康華生物制品公司,在湖北黃岡和山東陽谷等建設高檔商業步行街。顯然,奧康在鞏固、提升鞋類主業基礎上,實現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效科技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轉變。
如今,鞋業已經寒風陣陣。據溫州市鹿城區鞋業行業協會統計,全區283家會員企業中處于停產半停產的有47家,倒閉的有26家,合計占企業總數的25.8%。甌海區的693家規模以上企業停產的有42家,占規模以上企業的6.1%;半停產73家,占規模以上企業的10.5%。
奧康內部人士透露,奧康此番受影響較小。針對鞋業的不景氣,奧康正在開展成本革命。同時,奧康正在為上市做準備。
- 上一篇:鞋企奧康品牌和投資戰略解讀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