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奧康品牌和投資戰略解讀
編者按:在中國打響民企保衛戰時,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王新奎曾銳利指出:“民營企業只有三條路走:一條走掉,一條轉掉,一條死掉。”時間就是明證:10月份早些時候,中國最大的印染企業江龍控股死掉;幾乎在同一個月內,匯源品牌轉給了可口可樂。
面對當前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們很難想象,還有多少民族品牌轉掉或死掉。除轉掉或死掉外,“走掉”也是不可取的,或許“瞄準內需”是條生路。奧康早已出臺放眼國內市場“做好品牌、做強投資”的策略,現在越來越顯示其為先見之明、睿智之舉……
進入“危與機”的時代
在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就業市場黯淡、物價不斷上漲、購買力持續下降等重重壓力下,國人的生活已經每況愈下,而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更讓許多國人的生活、企業的經營雪上加霜。
種種跡象顯示,除了金融業首當其沖外,房地產、外貿、旅游、汽車、航空、零售業等行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以致全球各國政府不得不緊急對話,共同應對危機。
受大環境影響,近日奧康集團下發了主題為“危與機”的文件,要求全公司上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危難與機遇是對孿生兄弟。不久前,國務院已再出刺激經濟的十項重磅措施。會議確定的一系列投資安排,初步匡算將在2010年底之前需投資約4萬億元。這對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將起到直接刺激作用。
企業將在宏觀調控的作用下,改弦更張:瞄準國內市場,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品牌資源,慎重資本配置。這些已成為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不二法門。
攻克時艱,迎難而上
早兩年,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就曾表示,我們要贏在轉折點上。有專業人士預測,此次經濟危機將使全球經濟倒退兩年。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奧康準備又一次憑借“競合天下”的胸懷,贏在轉折點。
在品牌上,除在年初與意大利知名品牌萬利威德(VALLEVERDE)達成戰略合作外,奧康還將優化自身品牌,積極同國內、外知名品牌競合。
在資本上,10月18日以奧康為主發起人的永嘉瑞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奧康資本將在競合理念的主導下,與金融機構共存共榮。
多品牌經營:借力奧康贏“市場”
幾個月前,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0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奧康集團以品牌價值59.67億榜上有名。與去年的50.02億相比,奧康的品牌價值增長了9.65億元,增幅為19%左右。奧康已經連續三年位列該榜單,每一年都在呈大幅度上升趨勢,成為中國鞋業最具價值品牌之一。
無獨有偶,在由《華夏時報》發起主辦, CCTV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30家媒體鼎力支持的“30年,誰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大型品牌發布及頒獎典禮上,奧康皮鞋贏取了“30年改變中國人生活的品牌”獎項。
實施多品牌戰略的奧康目前已擁有奧康、康龍、美麗佳人、紅火鳥和萬利威德五大品牌,國內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同行業達到前二位。
此前,以“雙向借道”方式,奧康與意大利第一鞋類品牌GEOX有過長達五年的合作,加之今年年初“接管”萬利威德(VALLEVERDE)長達十年的全球經營權,通過這種“外購”品牌的戰略,奧康學習到了世界先進的制鞋管理經驗和品牌操控理念。
奧康集團五大品牌各具特色:奧康紳士鞋以國際化的眼光,充滿靈感的設計品位,讓中國的消費者感受到隨時可以與國際時尚潮流同步;康龍休閑鞋定位為大眾旅游休閑鞋,這彰顯了品牌自然、健康、休閑的本色;美麗佳人,是專為都市女性傾心打造的高級時尚女鞋,引領著時尚界的幽雅風潮;萬利威德(VALLEVERDE)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其產品以“如赤足行走于綠色草地般”和“給你的雙腳裝上‘空調’”的消費體驗而著稱。
針對奧康紳士鞋、美麗佳人時尚女鞋、康龍休閑鞋等多品牌戰略,伯駿系統(注:奧康多個分公司在2005年10月份的兩周時間內全部成功上線伯駿的分銷系統)為每一個品牌定義了一個或多個商品代碼規則,每個代碼規則都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編碼方式,允許新老編碼規則體系共存,便于對多品牌的管理和升級。同時,奧康可根據管理和分析數據的需求定義多種商品屬性和多個商品附加屬性,對商品進行清晰多樣的分類,為數據分析提供更多的分析手段。
奧康的多品牌戰略和與之配對的信息系統,在細化顧客群的基礎上,將銷售細節擴展到每一個業務操作環節,使之能與供應鏈上的相關信息實現數據及時交換,并使奧康的管理平臺不僅覆蓋了公司內部管理的各個環節,而且擴展到上游供應商,下游的分銷商、客戶及合作伙伴等。
奧康的品牌中雖然有著像美麗佳人、康龍這樣專為時尚年輕人設計的品牌,但是時尚男女卻不怎么認同,他們覺得奧康的風格還是偏“硬”,不夠時尚。但本屆奧運會上奧康亮相的奧運禮儀用鞋,讓人們看到并認同了奧康皮鞋時尚的一面。
作為強化奧康鞋時尚品位的重要步驟,奧康還推出了為劉翔量身打造的三款“翔”系列產品,分別是翔睿、飛翔和御翔。“翔”系列勾勒出奧康“翔”款鞋輕靈飄逸的感覺。奧康希望通過大眾對于劉翔時尚品位的認可,漸而感知和認同奧康鞋的時尚品位也是不同凡響。
記者:有人說,奧康并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品牌,對此,姜總監(奧康品牌規劃中心總監姜伊涵)做何理解?
姜伊涵:確實,當下我們在北方的賣場不如南方賣場那么火熱,但這并不代表我們不屬于全國性的品牌。目前在南方也好,北方也罷,奧康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是很高的,他們都知道奧康。只是這種全國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要轉變成遍布全國的銷售網,需要一個過程。
記者:明年奧康旗下各大品牌將怎么推?
姜伊涵:經過這08年的努力,奧康集團旗下5大品牌有了新的氣色。明年,將繼續根據市場動態,進行恰如其分的市場推廣方案。譬如,我們給“紅火鳥”的定位是“快捷時尚”,希望通過較實惠的價格“以質和量取勝”。
記者:明年恐怕是非常困難的一年。在有限的廣告經費下,如何做有效傳播?
姜伊涵:事實上,奧康品牌已經夠響亮了。但這種足夠響亮的企業品牌如何轉變成足夠響亮的產品品牌,這是來年工作的重心。我們會將今后不多的經費最大限度地利用在產品品牌的有效傳播上。
多元化投資:助力奧康過“寒冬”
上月,在亞歐首腦會議記者招待會上,國家總理溫家寶指出,中國有廣大的農村,有廣大的西部地區,城鄉發展差距和地區發展差距比較大,內需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只要我們政策對頭,一定能夠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早在2003年1月,奧康集團就看準了西部市場,積極與重慶璧山縣簽約,共同開發建設工業園區。
璧山已被評為“中國西部鞋都”,今年5月18日在此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鞋業博覽會上碩果累累,吸引了共來自國內外2500余家客商參展,達成投資簽約項目15個,投資金額達到190億元。據悉,此次參加鞋博會更多的是中國東部和南方鞋業品牌,甚至有國際品牌紛紛出現,如巴西鞋業巨頭派諾蒙公司。
“奧康之所以選擇在璧山投資,是奧康直面中國鞋業由東向西轉移的趨勢,迎接來自國內和國際競爭的戰略性調整”,奧康集團斥資10億、征地2600畝打造中國西部鞋都,是王振滔數年“深思”產業走勢后極具超前意識和魄力的舉措。
王振滔表示,08年以來,制鞋業整體成本比去年上漲20%,在皮鞋零售價格沒有明顯上漲的情況下,企業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而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在重慶璧山生產一雙鞋,企業大約可省去20%的成本,奧康因提前邁出產業轉移步伐而獲得了新的發展。
奧康大舉進軍中國西部伊始,當地很多制鞋企業高呼“狼來了”,但事實證明,勢力一日強似一日的奧康集團非但未對西部鞋業帶去致命打擊,反而帶去了大筆的資金,先進的管理理念,一流的生產技術,和時尚、前沿的生活態度;難能可貴的是,“狼”的入駐,帶動數千家企業集中于西部鞋都,更為當地帶來五萬多人的就業良機。
迄今為止,西部璧山鞋業已形成年產皮鞋6000萬雙、年產值40億元的產業規模。“在整個西部地區正逐步從傳統資源時代向產業時代快速挺進的大背景下,一個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產業集群、富有特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西部鞋都正將璧山鞋業產業集群推向時代前沿”,有媒體如是評價。
奧康多元化的投資戰略,早在幾年前就已出臺并實施,在引進科爾尼更為科學的投資戰略規劃后,除了打造中國西部鞋都外,還計劃在全國打造100條商業步行街。
不久前,奧康集團在全國“打造百條商業步行街”的戰略又有了新的進程,斥資5億元打造的全椒奧康商業步行街已經奠基。這是繼黃岡奧康商業步行街、陽谷奧康商業步行街之后的第三條步行街。
前不久,奧康聯合溫州其他9家企業,成立了面向中小企業貸款的瑞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這是奧康第二次涉足金融業,作為民營企業,涉足銀行信貸業務,奧康整整等了4年多。
業內人士分析說,發展村鎮銀行或許并不是奧康的目的,奧康是希望借助這個平臺,進入委托票據、委托貸款等業務領域。
此外,由奧康投資興建的中甌商務大廈也在10月底舉行了封頂儀式。據了解,該樓盤坐落在甌北鎮陽光大道北側,東臨龍橋路,西鄰王府大廈,項目建設用地面積5987.16㎡,總規劃建筑面積約18450㎡,容積率3.082,建筑密度37.66%,綠地率7.31%。該項目緊鄰甌江,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是目前甌北第一座商業寫字樓,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記者:吳總(奧康集團副總裁吳守忠),就目前中國西部鞋都的建設情況,您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吳守忠: 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有關工作同志的努力下,西部鞋都工業園一期建設早已完成,40余家制鞋及配套企業全部投產運行,二期1000畝的40多家企業廠區建設即將全面竣工,三期工程“皮具箱包加工基地”已經通過專家組論證也即將啟動。
記者:目前奧康所有的投資項目中,哪塊做得最成功呢?
吳守忠:奧康的地產投資,不同于某些只為建房賣房的地產運營。我們講究的是“人民給我一方土,我還人民一座城”。譬如,我們在璧山不僅僅是投資建廠房,而是要建成集鞋業生產、鞋材交易、成品貿易、物流儲運、質量檢測、資訊信息、人才培訓、研發設計、商住配套、時尚購物為一體的現代鞋業工業城。再比如,我們在黃岡等地也不僅僅是為建起一條街來,我們看重的是建起來后怎么把它繁榮起來。奧康做地產投資的項目是有限的,但我們爭取將每一塊已經在做的投資項目真正做起來,在贏利的同時,造福人民。
記者:面對全球經濟危機,不少企業選擇收縮的投資戰略,而奧康似乎給人的感覺是要繼續擴張?
吳守忠:經濟危機對奧康也有影響,所以今后在投資方面我們會更謹慎。明年我們的首要任務是,集中力量將目前在做項目做好。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畏縮不前了,有好的項目,我們還是要做。正如王總說的,面對危機,我們不能太被動,有時主動出擊,反而能爭取應對危機、解決困難的主動權。
小結: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將品牌看作是企業的盾,投資看作是企業的矛。經營的品牌需要厚實,能經得起火的鍛燒、箭的穿射;做出的投資要精悍,能攻無不克,所向披靡。通過對奧康品牌和投資戰略的解讀,強矛硬盾的概念或許能讓讀者更為清晰、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