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橄欖枝”也有風險
面對洶洶而來的全球金融危機,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機會向中國伸出“橄欖枝”,這一現象在不久前于廈門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展館里就可見一斑——來自世界各地的招商團同來自中國各省區的招商團分庭而立,儼然唱起了對臺戲。尤其歐美發達國家的招商館,不僅展位大,而且活動多,其吸引中資的熱情,一點也不亞于中國同行吸引外資的熱情。
對此,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ICE,下稱“意大利外貿委”)產業合作部部長瑪麗奈拉·洛朵女士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解釋道,近些年歐元的持續強勁使得意大利、法國、德國、荷蘭這些國家的總體商業成本漸漸失去對美英的優勢,從新興市場尋找新的助力已成為意大利的不二選擇。而金融危機的愈演愈烈,又迫使人們盡快做出正確決策。
海外并購應重實體經濟
對于金融危機中的“走出去”,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金融機構的海外“抄底”,但意大利外貿委上海辦事處的經貿官員芭芭拉提醒說,以中國企業現階段的實力、經驗、能力和發展愿景,更應該把目光放在實體經濟的對外投資上,放在制造業的海外擴張上,放在投資中小企業上。這是因為,與金融業相比,中國的制造業成熟得多,而且在一些行業占據領先地位。
而為意大利與中國的制造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牽線搭橋,正是意大利外貿委最主要的任務。意大利外貿委是意大利的政府機構,受委托代理意大利和外國公司之間的貿易促進、投資、商業機遇以及產業合作。到目前為止,該委員會已支持了1萬余家意大利公司在華開展商務活動。為了提高在華招商引資的實效,他們還依托其上海辦事處創立了一個投資平臺網絡,可以用漢語為中國投資商提供信息和幫助。
自1998年至今,意大利外貿委已經四次組團參加廈門投洽會。今年更率領包括皮埃蒙特、阿萊山德里亞、威尼托、特萊維索、威尼斯、托斯卡那等省區招商機構的龐大隊伍,在投洽會上力推一批優勢行業投資項目,希望能跟中國企業實現“速配”。
芭芭拉說,當前面對著經濟衰退、市場低迷的情況,意大利企業更急切地希望在全球尋找最佳的資源配置、尋找成本最低的經營渠道,這為中國企業進軍歐洲提供了極好的投資契機。她舉了一個例子:意大利的制鞋業是世界最發達的,現在面臨著國際競爭和產業升級的壓力;而中國制鞋業走向世界,同樣有設計瓶頸和貿易壁壘的問題。2007年,溫州一家鞋廠收購了米蘭的Wilson鞋廠,在意大利建立了設計中心和制造單位,使中意廠家實現了“雙贏”。她表示,中國制鞋企業到意大利辦廠,對中國鞋提高質量、拓展市場、打響品牌都是有好處的。
“走出去”前要清醒評估風險與收益
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走向世界,也遭遇到各類貿易摩擦。對此,芭芭拉認為,意大利等歐盟國家的經濟正在經歷轉型期,許多產業都面臨著發展中國家的競爭,沒有優勢的行業在本國萎縮和轉移是必然之勢,轉型中出現矛盾和沖突也在所難免。解決的最好辦法是不把矛盾激化或擴大,而是雙方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進行協商,達成一致,實現雙贏。
她認為,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企業應該注意兩點:第一,既然是走向世界,就意味著格局和利益的調整,難免發生摩擦,不必大驚小怪;第二,國際貿易有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大家都必須遵守,雙方的利益都應得到尊重。
企業走向世界有三個層次:擴大市場,尋找資源,落地生根。意大利經貿官員提醒中國企業家,在當前機遇多風險也大的敏感時刻,更應該清醒地評估“走出去”的風險與收益,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審慎地確定目標,并在“走”的過程中注意防控風險,找準出發點與切入點,切忌貿然出手。他們希望通過《中國經濟周刊》轉告中國企業,在西歐,80%以上的企業是中小型企業,對華貿易通常需要經過大量的中間經銷商進行,如果借助成熟的平臺作為“跳板”,有利于同歐洲的企業及消費者直接接觸,規避貿易壁壘,提高運營效率,減少中間費用,盡快融入歐洲市場。
洛朵女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對想要進入意大利的中國企業來說,意大利外貿委就是這樣的“跳板”,該部門是長期致力于促進意大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國際化的專門機構。她說,她了解中國也有很多中小企業,在國內外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生存和發展面臨很多困難。為了幫助中小企業發展,政府與商會應該為這類企業提供包括投資、金融、保險等在內的全方位服務,以幫助它們在經濟浪潮中走得更好,不能任其自生自滅。
類似的看法也在北歐國家得到了印證。據瑞典政府投資促進署署長白思德介紹,經由瑞典投資促進署的牽線搭橋,迄今已有110多家中國企業在瑞典成功落地,其中六成是中型企業。
對于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瑞典方面很推崇“華為模式”,即從小型研發到建立中大規模研發團隊,再到建立銷售運營管理團隊,之后再設立區域中心,站穩瑞典“橋頭堡”進軍廣闊的歐洲市場。瑞典官員還提醒中國企業,進入瑞典也好,其他國家也好,都應特別注意把握:第一,應快速走完缺乏海外運營經驗階段,在企業發展同時應注重在文化和社會責任等方面有所貢獻;第二,應有長期戰略目標和戰略思維能力;第三,應有人力資源優勢,包括好的管理者及國際團隊,能吸納當地優勢資源。
西歐小國爭取更多關注
與多次參加投洽會的意大利代表團不同,荷蘭駐廣州總領事范吉來先生是第一次參加投洽會。這位總領事來華赴任剛滿一年,卻對中國的發展有著深刻的了解。身為歷史學家的他說,從歷史角度看,今天的中國,正處于走向世界的最佳時期。而荷蘭,正是中國人了解歐洲、進入西歐的最佳窗口。
一般中國人對荷蘭的了解,往往限于聞名遐邇的“荷蘭三寶”:木鞋、風車、郁金香。而對引進中資十分熱切的范吉來總領事,卻一口氣給我們列舉了投資荷蘭的十大理由:荷蘭地處歐洲的戰略要沖;荷蘭有高度發達的交通與通信基礎設施;荷蘭有先進的物流體系;荷蘭有領先的國際化工業;荷蘭多項科技水平領先世界;荷蘭有開放的投資政策和商業法律;荷蘭有促進商業的財稅體制;荷蘭有高素質的勞動力和穩定的勞資關系;荷蘭有國際化的社會和高質量的生活;荷蘭是跨國公司的理想營商地。
范吉來總領事對記者說,荷蘭是西歐小國,但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高度發達的基礎設施、成熟的分撥網絡,以及先進的物流服務,已經成為通向歐洲大陸的最大門戶。通過實施轉口貿易戰略,荷蘭長期保持著世界貿易大國的地位,外貿總額居全球第七。其中轉口貿易占出口總額一半以上,在歐洲名列前茅。物流業產值已超過荷蘭國內生產總值的30%,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荷蘭作為投資重點推出的現代農業、石油化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現代化物流服務等優勢產業,恰恰也是中國對外經貿合作的重點。目前在荷蘭的中資企業已超過170家,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人去荷蘭投資,共同拓展歐洲市場。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在“寒冬”中找工作的日子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