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鞋類出口產品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據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1-9月,遼寧省出口鞋類制品3708批,1943.49萬雙,貨值1405.97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批次減少50.2%,數量減少8.4%,但貨值增加0.89%。這“一升一降”,表明遼寧鞋類出口產品結構調整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今年以來,受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大幅上漲和出口退稅率下降等綜合因素影響,我國鞋類出口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利潤減少,鞋類出口企業強者更強弱者愈弱,企業數量也明顯減少。僅以遼寧省為例,鞋類出口在連續多年增長之后,已經出現一定幅度下降。
以往企業的經營模式是一手接訂單一手抓生產,研發、營銷的問題考慮得很少,但現在經營環境變了,逼迫企業加快戰略調整,注重發展自主品牌和自有知識產權,以提升產品附加值并作長遠發展規劃,企業開始重視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部分企業建立了制鞋工程研發中心,加強市場營銷工作。
目前,遼寧省制鞋業產業結構調整正在加速進行,而困擾產業發展的一些“隱憂”仍然存在,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鞋類出口產品質量和檔次雖有所提高,單價略有上升,但仍未擺脫以低端和低價格產品為主的局面,加上企業間的惡性價格競爭,使企業不斷面臨歐盟等國的反傾銷壓力,出口形勢十分嚴峻。同時,鞋類出口企業對產品的安全衛生項目重視不夠,9月末我國剛剛有近100萬雙皮鞋因六價鉻檢測超標被意大利召回,影響很大。
針對上述情況,檢驗檢疫部門建議企業:一是在加強產品科研開發,提高產品檔次、轉變出口增長模式,逐漸以質代量的同時,對產品的安全衛生項目要引起足夠重視;二是建立健康有序的競爭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協會與檢驗檢疫部門的聯合和溝通,避免企業陷入無序低價惡性競爭;三是努力開發新市場,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積極開發俄羅斯、南非、美洲等潛力市場,降低對美國及歐盟市場的依賴,規避出口風險。
- 上一篇:廣東對美貿易增速明顯放緩
- 下一篇:“世界杯經濟”升溫:零食和鞋服消費也“蹭蹭”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