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對美貿易增速明顯放緩
金融海嘯對中國出口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今年以來廣東對美國貿易受到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出口增長乏力,不過第三季度在美元匯率和原油價格回落等因素作用下,每月出口均有所回升。
前三季度對美進出口放緩
據廣州海關統計,今年1-9月,廣東與美國的貿易總值達68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8.1%,增長率比去年同期回落3.8個百分點,占同期廣東對外貿易總額的13.2%。其中,對美出口578億美元,增長7.9%,比同期廣東總體出口增速低5.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自美進口104.5億美元,增長9.6%,增速回落12.3個百分點;對美實現貿易順差473.5億美元,增長7.5%,占同期廣東貿易順差總規模的55.8%。
海關分析報告指出,今年1-9月廣東對美國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8.2%。其中,出口增長7.3%,增速大幅回落23.6個百分點;進口則大幅增長47.1%,增速提高19.3個百分點,呈現明顯的反差。
據了解,今年以來的價格暴漲,造成廣東從美國進口糧食等農產品的進口值大幅增長,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出現下滑。今年1-9月,廣東自美進口農產品金額增長58.6%,增速大幅提高17.7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自美進口農產品總額的13.8%,拉動同期廣東自美進口增速提高5.4個百分點。糧食(主要是大豆)進口70.7萬噸,下降18.8%,進口值卻猛增54%達到4.5億美元,平均價格為630美元/噸,暴漲89.6%。同期,廣東自美進口高新技術產品34.6億美元,下降9.5%,在廣東自美進口總額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6.5%下滑至33.1%。
四類輸美產品負增長
海關分析人士指出,廣東對美貿易增速明顯放緩的主要原因,一是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負面影響繼續蔓延,直接導致消費需求萎縮,并迅速波及中國,造成中國大量的出口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甚至倒閉;二是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截至9月底,相對于匯改當日,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幅度已高達18.8%,我國產品在美國市場價格優勢手削弱,導致我對美出口減緩。
據統計,今年1-9月,廣東對美前10大類出口產品中,有4類出現負增長,分別是服裝及衣著附件(下降20.8%),玩具(下降2.4%),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件(下降8%),塑料制品(下降10%)(見附表)。
在廣東對美出口的前10大類產品中,除鞋類和游戲機外,其余8類產品出口步伐均不同程度放緩。其中,對美出口機電產品增長11.4%,增速上升4.2個百分點;出口額在10億美元以上的家具、燈具、箱包、服裝、鞋類、塑料制品和玩具等傳統大宗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154.5億美元,增長僅0.04%,增速回落19.2個百分點。
統計數據還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私營企業對美國出口75億美元,增長10%,增速大幅回落29.8個百分點,在三種企業類別中回落程度最嚴重。
第三季度出口有所回升
海關專家的分析指出,次貸危機對廣東輸美產品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比較嚴重,1-6月單月出口均在65億美元以下,2月份單月出口更跌至43.2億美元,同比下降7.6%的低點。第三季度,在美元匯率和原油價格回落等因素作用下,廣東對美每月出口均回升至70億美元以上。其中9月份出口達到77.7億美元,同比增長15.6%,環比上月增長6.7%,并創2007年以來單月對美國出口新高。
“海嘯”負面影響蔓延
海關分析人士指出,次貸危機演變而成世界“金融海嘯”史無前例,它關系到每個人。由于中產階級開始擔心資產縮水,消費信心將受到影響,一些行業將面臨萎靡。這股颶風刮到中國所造成的直接影響最主要就是表現為出口需求的減少,尤其是對美出口的減少。
此外,由于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對美國經濟的依賴性較強,金融危機會波及至其他發達經濟體。廣東出口面對的外部環境有惡化的趨勢。因此,海關警告,對金融海嘯系列連鎖負影響需要予以密切關注。
本報記者 姚志德 通訊員 鐘雁明、胡朝暉
今年1-9月廣東對美國出口
前10位主要商品情況
商品名稱金額(億美元)同比(%)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59.03.9
鞋類40.713.6
家具及其零件30.28.6
服裝及衣著附件26.9-20.8
電話機24.510.7
游戲機21.854.3
玩具18.6-2.4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件18.3-8.0
打印機(包括多功能一體機)14.412.1
塑料制品14.3-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