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人才稀缺“玩”不轉 動漫人才有價無“貨”
一部具有中國元素的國外動畫片《功夫熊貓》曾在7月份創下了國內上映動畫片的票房記錄,讓很多人再次認識到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滯后。動漫產業作為21世紀最有希望的朝陽產業,所蘊含的市場潛力不言而喻。然而,目前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卻遇到了人才匱乏的瓶頸。
動漫人才有價無“貨”
據悉,目前全國已經有20多個省市將動漫作為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進行大力扶持。除此之外,還有50多個城市宣稱要建設中國的“動漫之都”或“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其中已經掛牌的接近30個。
據悉,目前全國動漫專業人才不足10萬人,而我國影視動畫、游戲動畫人才需求量大約30萬人。加上廣告設計、多媒體、網頁設計、建筑等行業,動漫人才缺口將達到百萬以上。像優秀的游戲動漫設計師,年薪可達30萬元左右,但還是有價無“貨”。
西安匯眾益智動漫學校校長莊嚴告訴記者,動漫設計師就是運用動畫專業的技巧和方法,獨立進行動畫方面的繪制工作。通常,一個短的動畫片需要3-4人組成的團隊制作完成,有人物設計、音效制作、原景設計、后期制作等。動漫設計作為新興的創意工作,專業人才社會地位相對較高,薪資水平也普遍高于傳統行業,比如,MAYA制作人員月薪一般在5000元左右,中高級3D動畫師月薪則在6000以上。就在這種高薪水高待遇的“誘惑”下,中國的好多動漫企業仍然招不到合適的人才。
動漫培訓相對滯后
對于動漫人才的奇缺,莊嚴表示,目前大部分動漫從業人員都是從動漫“發燒友”成長起來的,但是由于沒有真正接受過系統的動漫職業教育培訓,仍需要企業進一步培養。因此這種培養模式成本高、門檻也不低,不是動漫人才成長的最佳途徑;另一種是院校大學“科班”培養,雖然,目前國內有大大小小400多家院校開設了動漫及相關專業,但大多著眼于理論層面,實戰能力有限,加上培養周期長,軟件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發展。這些都導致了現有“科班”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動漫人才的培養重任便落在了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肩上,職業培訓重操作技能、培養周期短、技能掌握快等特點成為解決動漫人才稀缺的有效途徑。
動漫速成不可取
動漫培訓在動漫產業的帶動下近年來迅速席卷全國,但急功近利、盲目跟風、一哄而上的現象比較嚴重,而專業、系統和上規模的培訓機構太少。就西安來說,目前,已具規模和從事系統培訓的機構僅有西安匯眾益智動漫學校和西安藝龍動畫學院、西安瑪雅動畫學校等幾所,大多數只是使用軟件工具的培訓。那么,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動漫人才了?
西安藝龍動畫學院院長閆東亞告訴記者,動漫設計不同與軟件開發,不是說只要你會使用一種軟件就可以做出一部好的動畫作品,而是要求設計人員在會使用制作軟件工具的同時要有創意,有美感。創意和美感是經過接受系統的美術基礎培訓后才可能形成的,因此,動漫設計人才是很難在幾個月“速成”,除非你有很好的美術基礎。建議想進入動漫行業的從業者最好選擇一年以上系統的培訓。在選擇培訓學校時不妨多考察學校的軟硬件設施,詳細了解他們的師資力量以及教學內容等,以免浪費時間和金錢。
- 上一篇:東莞:農村務工人員納入企業人才范疇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