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人才”走俏 企業老總親臨人才交流會現場招賢
8月28日,廣西首屆(離)退休人才暨智力交流大會在廣西人才市場舉行,800多名“銀發人才”帶著標顯自己身價的證件和滿腹知識輕松赴會,用人單位絲毫不敢怠慢,不少老總親自出馬,還開出了誘人的薪金。
求賢若渴 老總出馬
在招聘會現場,雖然沒有出現人頭攢動的熱鬧場面,但廣西人才市場做足了準備,在場外的醫療點增加了人手,而且綜合部專門派人檢查空調是否運轉正常,怕熱著這些“銀發人才”們。
招聘會上,共有50多家用人單位進場,提供崗位457個,其中有設計總工、副校長、學科帶頭人等單位的核心崗位,一些老總怕年輕人出來壓不住陣或者說話不夠分量,無法留住專家,紛紛親自出馬。
一家大藥房的經理告訴記者,她一直都在物色有從醫資格,有開處方權的老中醫到藥房坐鎮。可老中醫都不太愿出門,自己在家坐診,就有病人源源不斷地前來看病。她托熟人找,到醫院物色,可一直沒著落。這次機會難得,她當然要來“守株待兔”了。
南寧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要招幾名化工專家,科班出身的老總坐在展臺前,和應聘者聊得很投機。他說,他的公司里也有從大學和研究所里請來的退休專家,通過專家的技術指導,技術員們進步很大,公司成長很快。此次他需要的是曾在科研院校或企業從事過化工合成研究的專家,而不是只會皮毛的泛泛之輩,因此只有親自深談,才知道合不合適。
頭回面試 專家怯場
在招聘現場,記者發現,雖然來面試的不少退休人員在職場已身經百戰,見過大世面,可來應聘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和年輕人相比,略顯羞澀。
有位年輕人光顧招聘的展臺,記者原以為是來搭“順風車”的,不想卻是“替父應聘”的。原來老人從未參加過招聘會,不知從何談起,于是派兒子出面。年輕人怕老人在大熱天走來走去不方便,同時擔心他沒有應聘經驗,也樂于代勞。還有位老專家退休在家,想發揮余熱,可自己不好意思來,怕見到熟人,讓老伴前來探探路,把和他專長相關的單位資料和電話帶回去。此外,有些應聘者不好意思一個人來,叫上朋友前來壯膽。
與大中專畢業生招聘會不同的是,“銀發人才”雖然沒有華麗、精致的推薦材料,卻懷揣著各種資格證書。他們大多有退休金做后盾,只是不想閑在家里讓腦子“生銹”,有合適的單位就去,沒有也無所謂,招聘會氣氛相對比較輕松。
不求薪酬 為展拳腳
此次招聘會,除了個別單位在招聘展板上標出了2000元、3000元的高薪外,大部分單位薪金面談。一些單位透露,不同的專家,技術、人際關系也不相同,要看對方提出多少薪金,如果是帶著好項目來的專家,除底薪外,還可拿到提成,上不封頂。但在應聘的專家眼里,能在退休后有個舞臺大展拳腳才是最佳選擇。
今年62歲的蒙先生,原是桂林一家制藥廠的總工程師,精通各種制藥技術。退休前便被寧夏一家藥廠看中,對方開的條件優越,提供一套住房,月薪6000元。蒙先生去了兩年,覺得在這家藥廠專長無法發揮,于是又回來了。此次他到南寧看朋友,碰巧遇上招聘會,前來湊個熱鬧。他說,如果單位能讓他一展拳腳,錢多錢少都無所謂,如果只是當“擺設”,一個月一萬元他也不愿干。
曾在國有企業當會計的王女士,今年剛退休,看到有家企業招商業代表、洽談顧問,她前來碰碰運氣。她說,以前在大單位養尊處優,她希望在退休后能挑戰一個全新的領域,重新找回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