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翔退賽淺析奧運營銷利弊
奧運會是世界級體育賽事,其定位是在體育,而隨著越來越多商業力量的介入,奧運會已經演變成了一個集體育和商業為一體的半商業性體育賽事。因此,奧運營銷成了大多數企業必然要考慮的營銷手段。
奧運會和商業有無瓜葛,當然有,如果沒有商業力量的介入,奧運會不可能發展得這么好;當然,奧運會也會對一些品牌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國內大家耳熟能詳的李寧------從體操王子到中國首屈一指的運動品牌,可以這么說,沒有體操王子這個背景,要想成就今天的李寧那是萬難。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爭先恐后進入這個奧運商業圈,利用這個絕佳的機會推銷自己的品牌的時候,我們也發現了一些“過熱”的現象,這種“過熱”不但可能給企業帶來沉重的負擔,甚至會給他們帶來非常大的風險。更深層次說,就是大多數企業還不明白如何搞奧運營銷。
一,奧運營銷的分類
奧運營銷可分為直接營銷和間接營銷,直接營銷如贊助奧運或者是運動員,比如聯想這類企業,就是直接營銷。間接營銷是利用奧運會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擴展到和奧運相關的事件中提升用戶體驗和覆蓋率,比如門戶采用多種渠道報道奧運,雅虎口碑為奧運會期間北京的外來者量身打造生活信息服務等等。不過由于直接營銷會帶來巨大的成本,其效益也相對可觀,所以,我們這里就先暫且默認奧運營銷為直接營銷。
二,奧運營銷過熱了嗎?
眼下奧運會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但一些贊助商已經嘗到了奧運營銷的“苦頭”,最典型的就是劉翔的退賽------這次劉翔退賽,會給其代言的相關品牌帶來一定的損失。
這是奧運營銷過熱的一個表現------頭腦發熱以致對風險估計不足。另外,我們還注意到,像劉翔這類體育明星代言的品牌不止一兩個,可能有很多,這同樣會出問題。當年米盧就代言過N個品牌,米盧的商業價值是存在的,但分散到多個品牌之后,對消費者來講,他們卻很難將米盧和某個品牌聯系到一起,這大大分散了營銷效果。所以,第二個表現就是企業一窩蜂而上,產生大量的重疊效應從而影響了營銷效果。
另外比如央視的拍出天價廣告等,這些對奧運營銷投入產出估值不到位的情況都側面反映了奧運營銷的“過熱”。
三,奧運營銷風險在何處?
奧運營銷是個只承認金牌的游戲,任何參與者必須遵循這個游戲規則,但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風險。這次劉翔退賽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雖然有的企業表態他們會繼續支持劉翔,但這似乎只是個“公關表達”。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采用這種方式穩定劉翔帶來的品牌價值,在未來找到其他的替代方案,逐漸弱化事件本身的影響。
但既便如此,對很多廠商來說,劉翔退賽帶來的損失都是數以億計的。明星和其代言的品牌有一種“捆綁性”,所以,損失是不可避免,現在需要的是緊急預案。擴展開講,這本質上反映了企業在品牌營銷方面的脆弱性,事先對風險預計不足,也無恰當的緊急預案,盲目樂觀,一旦出問題將損失慘重。
四,如何開展奧運營銷?
不但奧運營銷存在很多不確定的風險,很多企業也不懂營銷。奧運營銷本質是個體育營銷,里面包含兩個部分,一是事件營銷,和奧運有關的體育事件可作為事件營銷的基礎;二是人物營銷,和奧運有關的運動員可作為人物營銷的基礎。但很多企業并不明白怎么做?我想大家應該還記得羅納爾多為金嗓子打的那個廣告,很多人感覺是莫名其妙,達不到宣傳品牌的效果。如果企業找不到“藥引子”,就算贊助奧運或金牌運動員,其效果也未必就好。
這次各大門戶和雅虎口碑做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奧運營銷,雖然這只是間接營銷。各大門戶在奧運報道上充分利用了各個產品線對奧運進行報道,應該說網民能接觸到的產品都能看到奧運的相關報道。這就為其產品和服務做了一次很不錯的營銷。另外,雅虎口碑也是如此,它定位于生活方面的服務,借這次奧運為契機也做了一次非常恰當的營銷。在奧運會開幕之前,雅虎口碑就高調的推出了生活服務,針對的就是奧運會。對絕大多數在北京的非本地人口來說,他們必然會接觸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這就有效的和雅虎口碑的服務聯系起來,而奧運會,則暗中起了一個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每個人在用門戶看奧運新聞或是用雅虎口碑查找住房信息的時候,他們一定能體會到其產品和服務的快捷和方便,真正使用過的人,更能理解這類產品和服務。這樣,品牌才能扎根在用戶的心目中。而且,通過這種方式開展營銷其成本的確比贊助奧運或是運動員要低很多。
其實開展奧運營銷也不那么難,不管是直接營銷還是簡介營銷,你都要通過對奧運精神的傳達來宣傳你的產品和服務,最重要的是要讓用戶在享受奧運的同時享受你的服務,這樣,奧運營銷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