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退賽了,贊助商怎么辦?
一切皆有可能,我們永遠不能預知結果,預見未來。
劉翔的奧運退賽,讓我們驚愕與傷痛。不以成敗論英雄,重在參予,這不但是人生的真諦,也正是競技體育的內在魅力,更是奧運精神的充分體現。
但對于贊助商來說,更現實的考慮是接下來該怎么辦。

同樣是劉翔的贊助商,在現時的情況下,耐克的廣告語“Just do it”,可能更易詮釋出“只管去做,無論勝敗”的體育精神,也許會給予劉翔與我們更多的激勵。
相比之下,全球通的“我能”,則有些不合時宜了,一旦出現了“我不能”的情況,如果企業之前沒有這方面的預案,情況將會變得十分棘手。
賽場上沒有常勝將軍,而品牌營銷也必須考慮到戰敗和戰勝兩種情況,提前建立明星代言的預后方案,一旦出現意外情況,馬上拿出預案來應對,給自己留出回旋的余地。
當年蒙牛贊助“神五飛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通盤考慮了成功的幾率和可能存在的風險。國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航天載人飛行,且志在必得。“神五”成功發射與返回的成功幾率比任何一次航天發射都要高。但即便如此,蒙牛還是準備了詳細的預后方案,以使蒙牛的宣傳能夠進退有據。
回到這次劉翔的意外,贊助商之一的伊利并不必過分悲觀,劉翔雖然意外退賽,但伊利代言人隊伍中還有郭晶晶和易建聯,尤其是郭晶晶衛冕成功,賽場表現堪稱完美。如果伊利給他的每一個代言人都分別拍一只廣告,就能更好的化解這種意外的沖擊。這樣即使出現了意外,也可以用其它明星所拍的廣告來應急,損失將會減到最小。
由此可見,“預后方案——有備無患”,是明星代言的法則之一。雖然我們可以在事前做好充分的評估,最大程度上化解明星代言人風險,但要想完全事前規避明星代言人的風險,那是不可能的。
對于明星代言風險,企業要有規避明星代言人風險的通盤考慮與規劃,建立明星代言的預后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