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我國縫機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根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信息部對業內98家主要縫制機械整機生產企業的統計顯示,在經歷了連續8年的快速發展之后,受國內外環境及行業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2008年1-5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遭遇瓶頸,行業產值呈現負增長,整機生產全面下調,企業利潤大幅下降,出口呈現下滑趨勢,行業發展步入調整期。
步入盛夏,年初的那場雪災已漸漸為人們所淡忘,溫暖的夏風將曾經的嚴寒驅散得無影無蹤。然而,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卻并沒有因為夏天的來臨而感到暖意。在經歷了連續8年的快速發展之后,受國內外環境及行業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2008年1-5月行業市場遭遇“寒冬”,企業利潤明顯緊縮,行業發展步入調整期。
根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信息部對業內98家主要縫制機械整機生產企業的統計顯示,2008年1-5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遭遇瓶頸,行業產值呈現負增長,整機生產全面下調,企業利潤大幅下降,出口呈現下滑趨勢。
基本情況
主要指標下滑
2008年1-5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1億元,與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21.76%,增幅比2007年同期下降近41個百分點;完成工業銷售產值60億元,同比下降20.25%,增幅下降35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增加值16億元,同比下降27.01%,增幅下降32個百分點;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7億元,同比下降13.53%,增幅下降27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5億元,同比下降43.04%,增幅下降45個百分點;累計實現利潤3億元,同比下降46.56%,增幅下降55個百分點。
與前期相比,我國縫制機械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增幅減緩均達近30個百分點,行業利潤大幅縮水,整體效益下滑,發展動力明顯不足。
產銷量下降
2008年1-5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累計生產縫制機械316萬臺,同比下降24.71%,其中家用縫紉機97萬臺,同比下降19.86%;工業用縫紉機213萬臺,同比下降26.70%;服裝機械6萬臺,同比下降26.62%。累計銷售縫制機械307萬臺,同比下降27.40%,其中家用縫紉機97萬臺,同比下降19.26%;工業用縫紉機203萬臺,同比下降30.98%;服裝機械7萬臺,同比下降17.39%。
在縫紉機的生產中,除中厚料平縫機有小幅增長外,其余機種均呈下降趨勢,其中繡花機下降幅度最大,達到40%以上。1-5月,我國縫機業累計庫存縫紉機50萬臺,同比增長27.29%。
進出口貿易增速減緩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08年1-5月我國縫制機械(不包括縫前、縫后設備)及零部件對外進出口貿易總額為7.8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4.88%,貿易總額呈下滑趨勢。其中:出口額為6.3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1.41%,增幅下降22個百分點;進口額為1.5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22.89%,增幅下降20個百分點。
出口增幅下降。2008年1-5月,我國縫制機械產品出口結束了連續8年的高速增長態勢,首度出現出口增幅大幅下滑,出口增長動力明顯不足。據海關統計,2008年1-5月我國縫紉機整機出口424萬臺,與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1.40%,出口額5.4億美元,同比下降1.82%。其中:刺繡機出口3萬臺,同比下降42.32%,出口額1.5億美元,同比下降17.57%;家用縫紉機出口305萬臺,同比下降3.05%,出口額1.3億美元,同比增長11.11%;工業用縫紉機出口116萬臺,同比增長5.46%,出口額2.6億美元,同比增長6.41%。出口縫紉機零部件0.8億美元,同比增長18.87%。
進口全面減少。2008年1-5月,我國縫制機械整機進口全面萎縮,大多數產品同比下降幅度均在兩位數以上。據海關統計,2008年1-5月縫制機械及零件累計進口1.5億美元,同比下降22.89%。其中:縫紉機整機進口6.7萬臺,同比下降1.49%,進口額1億美元,同比下降23.08%;進口縫紉機零部件0.5億美元,同比下降18.88%。
存在問題
生產成本上漲,企業發展壓力加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累計,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4%,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6%。5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比2007年同期上漲8.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1.9%。其中,燃料動力類、黑色金屬材料類、有色金屬材料類和化工原料類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1.0%、22.1%、3.4%和6.2%。
此外,作為縫制機械產品主要原材料之一的鋼鐵價格更是飛速上漲。今年前5個月,鋼鐵價格上漲達30%,5月份的鋼價更是同比增長了近40%,粗略估算,這將導致工業縫紉機制造成本上升約10個百分點,以普通高速平縫機為例,每臺機器材料成本將因此上升50元左右。
與此同時,今年6月20日我國成品油價格上浮8%,行業產品運輸成本加大。主要原料、能源動力價格增長均超出產品出廠與零售價格漲幅,且這一上漲趨勢很可能持續到年底。另一方面《勞動合同法》的正式生效帶來了企業用工成本的上漲,這將削弱企業原有的低成本優勢,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國內外宏觀經濟因素影響,企業出口利潤下降
2008年以來,國際市場對我國縫制機械產品的需求依舊強勁,但受人民幣升值加快、出口退稅下調等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出口利潤微乎其微,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舉步維艱。2008年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步伐明顯加快,截至6月1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823,累計升值達到6.13%;而2007年出口退稅稅率從13%降為9%,下調了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企業的利潤將減少4%。以浙江省縉云縣為例:縉云縣縫紉機年出口金額可達4000萬美元,政策調整后,年減少利潤將達1200萬元人民幣。企業出口遭受重挫,要保持現有的市場份額,就不得不犧牲企業的利潤空間,這終將影響整個行業的后續發展。
緊縮銀根,企業陷入資金圍城
2008年,國家開始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6月7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今年第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創下了17.5%的新高,企業融資成本大大提高。前幾年,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不少縫機企業為求“大”而一味擴張市場,導致了企業負債累累,而國家緊縮銀根的措施使過去被行業高速增長所掩蓋的資金問題凸現出來。更為嚴重的是,行業內的一些優勢企業也出現了“貸款難”。
企業發展信心有待提高
在經歷了2007年下半年的發展增速減緩,到今年一季度的開局不利之后,行業內不少企業家的信心在動搖。一些企業開始猜測,年初溫家寶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過,“今年恐怕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會不會對于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來說今年也是最困難的一年呢?
年初,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對我國縫機企業的“統計分析工作”調研中,57%的被調研者都認為,今年行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多數企業表示將會保持謹慎的觀望態度,甚至有企業開始轉行尋求新發展。
下半年及全年經濟運行趨勢預測
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2008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2008年也將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年。連續8年的快速發展已然結束,預計2008年下半年國際市場的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人民幣升值、進出口退稅等因素將繼續影響行業出口的擴張,出口前景不容樂觀。
國內市場方面,隨著國家對紡織服裝行業的關注與扶持,市場需求很可能出現小幅回升,縫企內銷下滑速度將會減緩。
對宏觀調控政策的建議
回調縫紉機出口退稅稅率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縫制機械生產國, 2007年縫制機械行業總產值約410億元,全年生產各類縫制機械1800萬臺,約占世界總量的80%,出口14.8億美元,累計出口整機1208萬臺。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產品出口以工業縫紉機(包括刺繡機)為主,普通家用縫紉機等傳統低附加值產品占出口總額的比例不到5%,并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機電一體化為主體的高附加值產品比重逐年提高,產品出口單價近3年來以年均17.4%的速度增長。
近一年多來,隨著出口退稅稅率下調、人民幣對美元的大幅升值,以及鋼材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行業出口形勢非常嚴峻。以出口量最大的普通工業平縫機為例,2007年國產工業平縫機出口均價約為800元/臺,毛利率不足20%(含退稅),由于出口退稅率由原來的13%下降為9%,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超過了16%,生鐵、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產品成本上升了約7.5%,再加上其他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總體測算,工業縫紉機利潤率下降了30%以上,企業出口已出現嚴重虧損。雖然企業都在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價格等方式積極應對,但企業的消化能力和調整速度遠遠趕不上出口形勢的變化,行業出口下降趨勢明顯。
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正處于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優化產品結構、實現行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作為政府大力鼓勵出口的機電產品,縫制機械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以及行業的發展和進步仍然需要國家的扶持,不能因其發展迅猛而成為被調整的對象。因此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建議相關領導及職能部門能充分考慮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的實際情況,在出口退稅、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繼續大力扶持,將縫紉機的出口退稅稅率由目前的9%恢復為13%,幫助廣大縫機企業走出困境,支持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適當放寬對企業的貸款力度
在連續多年的迅速擴張之后,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中一大批中小企業發展壯大起來,規模以上企業數目從2000年的76家發展到了2007年的391家,其中,民營企業210家。企業擴張迅速,但企業快速“做大”的背后卻隱藏著深深的資金鏈危機。
2008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結束了長達8年的快速發展,步入了調整時期。隨著國內紡織服裝業大洗牌,市場需求驟然銳減;出口又遭遇多方因素影響,行業利潤大幅度下降。截至4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主要經濟指標與2007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均在兩位數以上,其中行業利潤更是同比下降達到了50%以上,企業在逆境中艱難維持。然而,在行業于逆境中艱難前行時,我國開始緊縮銀根,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銀行貸款力度大幅收縮,我們無奈地看到,行業中一大批急等用錢的中小型企業正在苦苦支撐,甚至某些行業內頗有影響力的大型企業也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沒有流動資金,企業就難以生存下去。
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縫制機械生產國,產量約占全球縫機總產量的70%以上,產品遠銷世界171個國家及地區。近年來,國產產品品質日趨完善,生產技術日益成熟,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另一方面,世界市場上對于縫制機械產品的需求正日益增長,全球60億人口對于紡織服裝的龐大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將越來越強烈。我們確信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縫制機械生產國的地位不會動搖,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也將越來越好。
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正處于行業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實現行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面對行業中存在的資金緊缺問題,希望相關領導及職能部門能充分考慮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的實際情況,適當放寬貸款力度,幫助廣大縫機企業走出困境,支持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3月29日晚間,公布2020年業績,總收益為15.394億元,同比減少28.7%;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毛利減少25.8%至8.607億元,毛利率減少4....
[詳細]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