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旅游市場受沖擊 旅游人才就業遇冷
現狀:就業難
馬曉飛是青海民族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一名學生。今年6月畢業后,他和其他五十多名同學就經常出入各種招聘會,但是,投出去的簡歷大多有去無回,馬曉飛至今也沒有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7月19日,馬曉飛和同學余偉城、呂志仍然住在學校附近的出租屋里。畢業一個多月了,除了呂志暫時找到了一份導購員的工作之外,馬曉飛和余偉城還在找工作。“當時,感覺全國都在發展旅游業,尤其是青海,旅游市場很火爆,導游等旅游行業的人才比較缺,所以選擇了旅游管理專業。我想,成為人才還需要后天的努力,但是,就業應該沒有問題。誰知道,今年找工作這么難。”馬曉飛說。
前兩年,學生畢業,正好是我省的旅游旺季,那些旅游院校畢業的學生尤其搶手,出了校門,最起碼就能聯系到實習單位,很快投身到社會實踐中。但今年,像馬曉飛這樣的畢業生,要找對口專業的工作,基本都處于等待狀態。
原因:受市場冷淡影響大
今年,我省旅游市場受到沖擊,旅行社接待量大幅下降,相關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不但酒店入住率下滑,就連原本熱門的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也隨之陷入了就業困境。“我們班處境最好的就是考上了公務員,大多數同學都還在找工作。”馬曉飛說。
一般來說,旅行社和酒店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最主要的就業崗位。但是,青海旅游的季節性使得導游的工作很不穩定,再加上今年旅行社生意冷清,旅行社自然不敢招聘導游。同時,很多人對于酒店的工作存有偏見,因此,旅游專業畢業生就業尤其難。馬曉飛選擇了等待,他的同學余偉城則選擇了一邊考駕照,一邊找工作。
旅游市場不景氣,想要就業還要專業對口有點難,馬曉飛打算轉行。技術類工種的工資是很高,但專業不對口,“隔行如隔山”,轉行不是那么容易。馬曉飛應聘最多的崗位是銷售員和業務員。就是這樣,至今也沒有一家應聘單位再聯系過馬曉飛,這個事實讓馬曉飛有點茫然。他說:“我不知道是自己的期望太高,還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必須面對這種就業的壓力,去應聘一次,失望一次,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的將來應該怎么辦了。其實,我不是要很高的薪水,只要自己能生活下去,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有好處,我就愿意去做,哪怕是重新開始學習。”
在馬曉飛和同學的對話中,彌漫著一種失落感。已經是一名導購員的呂志鼓勵自己的同伴,無論是什么工作,都應該積極嘗試,積累一些社會經驗,這也是一種鍛煉。“剛開始我的心理落差很大,但工作了一個多月后,我還是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說,我能主動與人交往,不會怕在工作中出錯,不懂就問,不懂就學,真的感覺自己的忍耐力好了很多。就算是為自己的將來,甚至創業,打下基礎。”
進入7月,作為兼職導游的馬曉飛接到了今年的第一個旅游團隊,這讓他看到了一線希望。他說,進入7月,游客多了,旅行社的生意也慢慢好了起來。在剩下的幾個月時間中,希望自己能多掙點錢,更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專家:旅游業出現困難只是暫時
“今年,我省的旅游業確實出現了一系列困難,但我們應該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省旅游局一負責人如是說。確實,從今年年初西藏旅游市場冷清波及青海后,全國的旅游業再次經歷了地震的考驗。一時間,旅游業的脆弱表現得很突出。但困難確實是暫時的,全國穩定的局勢,快速發展的經濟,很快能使旅游業走上恢復之路。
如今,西藏旅游市場恢復,布達拉宮再次開始限制每日的游客接待量。西藏旅游市場的回暖,也積極地帶動著青海旅游的回暖。近來,青藏線的游客多了,那些歇業的旅行社也漸漸活躍起來。而四川等地的政府部門、景區等,都在采取優惠等積極措施恢復旅游業,地震對旅游造成的陰影正逐步減退,旅游業的信心重燃。暑假的到來,也對整個旅游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組團的、地接的,都活躍著旅游市場。只要這個市場恢復,旅游業對人才的需求、對其他行業的帶動,都會盡快顯現。
- 上一篇:高技能人才緊缺:一人選四崗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