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企業迎接產業聯合新時代
最近,17家泉州知名企業斥資5億元以上,聯合組建了“福建省閩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運作投資集團發展模式,其中不乏七匹狼、海天輕紡、文興紡織、福誠等跨越產業鏈諸多環節的實力企業,甚至還有工藝品行業的力量介入。
事實上,泉州民營經濟界數年前便有類似的動向。2005年,安踏、九牧王、菲莉、寰球一起組建了以“海峽西岸投資”為名的公司,注冊資本高達10億元,運作投資大型項目。去年石獅也有1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向該市上市辦提出進行聯合重組、整合上市的想法。
泉州食品界也在設想:由幾家實力企業采取合股的方式,聯合到境外設立銷售網點。
這些動向類似,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產業聯合。
種種跡象顯示,經過多年發展并奠定了堅實基礎后,泉州紡織服裝、鞋、食品等行業,正在迎來產業聯合的新時代。
從目前來看,泉州企業加入產業聯合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從各自的多元化戰略發展考慮;二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的,提高抗風險能力。福建省閩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以“海峽西岸投資”為名的公司屬于前者,企業聯合組建的公司主營業務與股東主業不一樣;石獅紡織服裝企業聯合重組上市及泉州食品業設想聯合境外設點,屬于后者,目的在于讓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以及擴大銷售。
企業如果要多元化發展,就意味著得騰出一只手來做另一件事情。這樣容易陷入一種尷尬的局面:比如主營服裝的企業要經營地產項目,如果拿出太多資金去做這一項目,可能會對主業造成影響;而如果拿出小額資金,又不好經營,或者經營不大。在這個時候,聯合成了最佳的選擇。
這種多元化戰略的聯合,使得企業既可以少出一些錢,又可做很大的項目。除了資金之外,人才等方面的資源整合也是企業聯合的動因,畢竟企業要投資的不是自己非常熟悉的行業,單憑自己的資源也許會做得不那么好。
企業整合重組上市及聯合境外設點,這些是單家企業實力不夠,或渠道不完善的情況下不錯的選擇。上市的條件中有很多硬性的指標,一家企業可能達不到這些要求,但大家聯合起來,也許就沒問題了,而上市過程帶來的管理規范化等好處,大家又能共享;食品企業普遍存在國際市場銷售渠道不完善的難處,而通過聯合到境外設置銷售網點,把大家的優勢集中起來,對它們迅速鋪開國際市場銷售網絡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