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四產業急需人才 電子通訊汽車制造突出
暑假即將來臨,又到了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時期。隨著天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留在天津就業。據悉,濱海新區今年為大學生提供的崗位有所增加,電子通訊、汽車制造、食品飲料、生物醫藥行業的人才需求量較大。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駐濱海新區,外語人才,特別是小語種人才愈發緊缺。
開發區作為濱海新區的重要功能區,擁有大量外資企業。截至去年年底,開發區吸引了來自7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企業4485家。開發區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申遠介紹說,如今的開發區主要以四大產業為主,包括以摩托羅拉、三星為代表的電子通訊產業;以豐田為代表的汽車制造產業;以雀巢、可口可樂、康師傅為代表的食品飲料產業;以諾維信、葛蘭素史克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從就業方面來看,這四類產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較大,尤其以電子通訊和汽車制造更為突出,今年這兩類企業將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近年來,濱海新區每年提供的就業崗位都會增加3000到5000個,一般是以制造業為主,與上述四大產業相關。相對于文、理科畢業生來說,工科畢業生就業機會更多。另外,由于很多高職院校與企業聯合對學生進行實踐培訓,使高職生掌握了一定的實踐操作技能,高職畢業生進入企業后可以直接擔任技術員,所以更容易被企業所接受。據了解,目前濱海新區對高級藍領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從去年起,開發區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服務外包產業,為高學歷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目前,開發區的外企越來越多,外企對員工的語言要求很高,語言考核成為很多用人單位的第一標準。從今年開發區外企提供的就業崗位來看,語言類人才,特別是小語種人才存在較大缺口。
記者調查
開發區多項舉措求賢若渴
為了讓濱海新區吸引更多人才,開發區采取了多項措施,通過高校和企業聯合建立英才俱樂部,對會員實現人才訂單培養;與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本市高校合作進行課程置換,將一些企業實踐課程作為學生的選修課;今年再添10家青年職業見習基地,豐富大學生的工作經驗,為日后就業打下基礎。此外,開發區還組織了“泰達招聘團”,每年到全國優秀院校進行招聘,并設立“泰達獎學金”,以便吸引更多優秀人才。
大學生放棄“北漂”去濱海
以前,本市很多應屆高校畢業生更看中北京、上海的就業機會。如今,相對于這種“舍近求遠”的方式,大學生更愿意到濱海新區發展。天大精密儀器工程系應屆畢業生小劉表示,她覺得濱海新區很有潛力,自己是天津人,沒必要舍近求遠去北京、上海。“我非常希望到濱海新區發展,我現在投簡歷基本上是‘瞄準’那里的公司。不僅我這樣想,我們班的很多外地同學也紛紛把目光投向濱海新區,把濱海新區作為求職的首選地點。”
- 上一篇:李彥宏:百度選用人才遵循的兩條標準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