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王老吉斷貨新聞幕后
兩周前,我寫的一篇討論面對突發事件,企業應采取的營銷策略的博文中,對于王老吉在此次四川賑災中突然走紅,做了一種推測,那就是王老吉捐款一億的善舉,背后有高人策劃。捐款后,有關王老吉斷貨,槍貨的新聞不斷,估計是一批推手所為。當時只是推測,沒有什么明確的證據。這兩天看到一個網友的統計數據,證實了這種推測是對的。
在捐款后,百度貼吧超過十四萬條的發貼量,各大論壇和王老吉捐款有關的貼子,基本都是在捐款前十八小時發出的。這些貼子大多不是通過傳統媒體轉載來的,使用的是用戶IP,貼子內容雷同,IP重復率也很高。從傳統媒體發出的相關新聞,只有極個別的重慶晨報等。而且重慶晨報的報道是驗證網上傳聞的。有一種說法,在此次事件中,王老吉采用了站長營銷的手法。依據發貼量和關注量,給予提成。在大密度造勢下,加上消費者的從眾心理和對災區的愛心的發酵,成為一個新聞事件是必然的。連海外的很多中文媒體也紛紛進行轉載和跟進,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分析王老吉強力借勢營銷事件,并不是貶低企業的善舉。能把善舉與企業的經營緊密地聯系起來,取得雙贏,甚至多贏,是很理想的一種局面。如何借助網絡和在網絡上進行軟文營銷,是互聯網時代企業需要研究的新課題。網民是購買能力最強的一個群體,而網絡營銷成本的低廉和廣泛的傳播性,更加強化了這種營銷手段的優勢。可惜的是,很多企業的銷售部門不重視,也沒有意識到時代的變遷。在傳統媒體年代,史玉拄堪稱軟文營銷的天才。自中文漢卡之后,史玉柱從事的基本都是對社會沒有多少價值的行業,但正是由于其營銷手段的成功,使得幾乎沒有他賣不出去的產品或者推銷不出去的服務。在網絡時代,大嘴宋祖德是這方面的天才。網絡博的是點吉率和關注率,宋祖德的博客人氣超旺,遠遠把嚴謹的博客甩到后面。辱罵也好,叫好也好,但都不影響其"名氣"的提高。有了人氣,并不意味著財氣。但沒有人氣,絕對是沒有財氣的。
企業的老板們,營銷部門的負責人,你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啟程嗎?
- 上一篇:針對性營銷,看準了就下刀!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