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姣華:營銷臺灣女裝品牌的女子
面前的張姣華,臉上的青澀還沒有完全褪去,盡管她的事業從去年8月才算正式開始,但現在儼然是一家外貿品牌服飾的老板。
在采訪中,她多次向 《市場導報》記者提到,比拼,就要趁年輕,現在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積累創業經驗,希望有朝一日能打造出引領服裝市場的時尚品牌。
比別人想得更周到
張姣華原本在部隊學校學習了2年,但生性自由的她并不習慣部隊的氛圍,多次向家人提出要改行做服裝生意。服裝可謂是家族生意了,但這一想法遭到了一心希望女兒繼續在部隊學習深造的父母的堅決反對。多次交鋒無果后,張姣華決定破釜沉舟,中斷了學業,開始一心一意跟在家人身邊學做生意。就這樣軟磨硬泡,直到去年8月,家人的態度軟化了,她也有了自己生平第一家外貿品牌服飾店。
母親做的品牌是英國 “布萊恩”,這個品牌的服飾多為正裝,適合白領風格,而張姣華希望自己的品牌走年輕休閑的路線,她選擇引進了我國臺灣女裝品牌歐陽·詩丹。
“剛開始做,心里很忐忑,”創業之初的張姣華把精力投入在營建客戶網絡上。為了盡可能地多爭取客戶,她的店比別人早開晚關,搶占時間優勢,并且盡量滿足顧客要求,多與顧客交流。
如何說服客人是張姣華首要學習的問題。金華的陳女士希望能夠選擇一件皮衣,她在張姣華的店里看中一件皮衣售價4000多元,試穿之后非常滿意,但對價格仍有一些顧慮。張姣華仔細給她分析了皮質的差別,并讓她自己對比皮衣的手感、質感和光潔度,半個小時后,生意談成了。她還承諾,如果覺得服裝大小不合適,可以為陳女士量身定做。通常制衣廠都不愿接單件的服裝,因為皮很難裁,但為了延續“溫馨服務”的宗旨,張姣華滿足了陳女士的要求,F在陳女士已經成為張姣華的忠實回頭客,還經常帶朋友來光顧。
選好方向勇敢闖
這類事情在張姣華身上發生了很多次,“信任客戶,誠信經營,”張姣華平和地說,“我常這樣敦促自己!
諸暨的李小姐因為有事不方便親自過來選衣服,希望張姣華能夠先寄一件樣品過去讓她看看大小和款式。歐陽·詩丹服裝一件就要6000多元,說實話,張姣華這次有點猶豫,因為風險畢竟很高。但她還是決定遵照顧客的要求,把樣品寄了過去。焦心等待了4天,第五天,李小姐親自將衣服送了過來,說,“你相信我,我也誠心對待你!
張姣華的顧客就是這么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同時她還很注重售后服務和產品質量,她專門為服裝設計了包裝盒,并且為客戶贈送小掛件,讓合作一次的客戶留下聯系方式和地址,生日或其他節日送上祝福、小禮物,現在很多談得來的客戶都已經成為了朋友。同時,她希望通過對業界的了解和認識,傳遞給消費者最前沿的時尚資訊和消費理念,她定期舉行免費一些時尚資訊、衣物的保養知識等講座,把關愛傳遞給顧客,鞏固自己的顧客群。
張姣華告訴導報記者,她希望從女裝開始,腳踏實地地進行下去,首先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凡事跨出第一步,即使失敗了也是經驗,”她建議像她一樣渴望創業的創業者,應該在創業前給自己定位,選擇好創業方向,然后就勇敢地去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