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專科生月薪都過萬 “轉戰”境外不失為就業新思路
再過幾天(6月6日),今年26歲的專科畢業生小亮就要到新加坡工作了。在那里,一份月薪過萬元的工作正在等著他。畢業4年,在國內干過4份工作,最高月薪是3800元,薪水一下子增加三四倍,他激動得夜不能寐。
小亮學的是制冷與空調專業。幸運的是,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專業,一直從事相關工作。在武漢,他工作過兩家單位,月薪高的時候才兩千多元;在上海,他也工作過兩家單位,月薪最高時達3800元。
小亮有同學在新加坡工作,待遇都相當不錯。同學的榜樣作用在那里,到國外工作很早就成為小亮心中的目標。今年4月,他得知武漢人才市場可以幫助境外就業時,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也許是機緣巧合,新加坡一家中資建筑公司緊缺工民建專業的工程師,他的機會來了。盡管學歷只是大專,英語水平也不高,但因為有相關工作經驗,通過QQ遠程視頻面試不到半小時,他就通過了面試,獲得了暖通工程師這個職位。
面試期間,他非常緊張,不止一次起身上廁所。網上面試時,他反復懇求網絡另一端的主考官,說“請給我機會”。事后工作人員調侃,是他的誠意幫了他的大忙。
由于新加坡方面用人很急,小亮的簽證26日才出來,對方就急令其6月6日飛抵新加坡,中間的準備時間才十天。
第一次去國外工作,他心里忐忑不安,這幾天他每天都要去武漢人才市場逛一下。其實他知道,該交代的事情工作人員都交代了,去也沒什么用處。但他說,每天去搜羅一下新加坡方面的信息,他心里踏實些。
據武漢人才市場境外就業項目經理陳嫻介紹,4月底與小亮一起面試的共有3人,3人都是專科學歷,但他們都應聘上了,月薪都超過萬元。合同四年一簽,第一年年收入約為15萬元,此后會逐年增加。其中一人已于5月21日飛抵新加坡,另外一人6月6日將與小亮一起啟程前往。“在新加坡,工民建專業工程師非常緊缺。但如果他們沒有到國外工作的想法,并作相關準備,他們不可能在境外獲得月薪過萬的高薪工作。”陳嫻提醒說,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人才全球流動成為可能。境內就業壓力大,轉戰境外不失為一個就業的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