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帶給我們精神財富
我在北京電視臺的抗震救災直播節目中,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大地震雖然給人類造成巨大的創傷,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一筆可觀的精神財富。
在電視里,我看到一個孩子對記者說:媽媽說她突然長大了。這種“突然長大了”的感覺,經歷災難的孩子們會有,成年人也一樣有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面對大災時,是否也會在精神層面得到全面的展示和升華呢?我以為是的。
稍加梳理,我們就能明顯地體會到,在這場空前的抗震救災中,我們國家、政府和人民所表現出的七大能力:反應能力、動員能力、組織能力、指揮能力、救災能力、互助能力、自助能力。倘若完全展開的話,用大量的事實來加以證明,非但一篇短文難以做到,每一種能力寫成一本大書也未必能夠全部總結到位。這里只能開個頭,做一點提示性的工作而已。這七個方面,不僅僅是我們自己感到在世界上堪稱一流,國際輿論也一致交口贊揚。這些天,外國媒體把焦點對準中國抗震救災中的執政黨和人民,從不同角度對這七大能力做了翔實的報道。
從人類社會學的角度說,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主要有兩種經歷:一種經歷雖然時間很短促,卻會對人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另一種經歷則通常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國外學者把前一種經歷稱為“創傷性習得”,把后一種經歷稱為“一般性習得”。具體地講,就是人們在與災難進行斗爭的實踐中學習到的東西,比重復書本知識學得更多更快,這種“應急學習”的速度驚人而效果又特別持久,無需復習而始終讓人記憶猶新。
經歷過地震大災難的人們,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無論是被救者還是施救者,我們可以相信:他們的反應能力、救災能力、互助能力、自助能力都會前所未有地得到提升。而動員、組織、指揮能力,有些屬于國家層面、領導者層面的,有些屬于社會團體層面的,都會不同程度地相應提升。“創傷性習得”固然通常和某種消極的、痛苦的經歷有關,但是,我們常常說“化悲痛為力量”,這就是把痛苦的經歷變為精神財富,把學習的敵人變為自己的需求。我們在說,人類一定能夠戰勝災難,并不意味著從此災難不再發生。這只是說,我們從每一次災難中學習到了戰勝災難的本領,提高了克服災難的能力,在未來的災難中更加堅強、更加自信。
人類社會一直在不屈不撓地尋求進步。從遠古到今天,人類社會發展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部人類與自然從不和諧到日漸和諧的歷史。在悼念災難中不幸死去的同胞時,與其發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悲鳴,不如回歸到“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理念,銘記大地震為全人類提供的精神財富,開創“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紀元。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責任人,我們共同的名字”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