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爾克:有助于增強競爭優勢

▲19日晚,鴻星爾克捐贈的物資運抵什邡
“一個企業家,不應該只是關心自己企業的收益,還應該負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回饋社會,幫助弱勢群體。責任感是成功企業的必備素質。做好企業的社會責任,能夠助于增強我們的競爭優勢。”公司總裁吳榮光如是說。
600萬援助急速發往災區
“災難面前,一份關愛,就能點亮一顆心靈;一盞燭火,就能聚集一份溫暖。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不能投入到搶救一線,掀開一片瓦礫,拯救一位同胞,但是我們同樣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救災中去,物質上的援助、精神上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實際的救災。一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然而匯聚整個民族的力量,就可以鑄就一座萬里長城,足以戰勝任何困難。捐一分錢,就能傳遞一份溫暖;獻一滴血就能呵護一個生命;每個人都伸出一雙手,就能撐起一片藍天!
為此,地震災害發生當天,鴻星爾克集團面向所有員工發出倡議書:“讓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以各種方式加入到賑災、救災的行列中來。同時,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貢獻綿薄之力,為災區人民聚集一份溫暖,撫平災后的創傷。”
當日,鴻星爾克集團也緊急召開了董事會議,決定向災區捐贈300萬元現金和價值300萬的物資。“什么時間能送出去?”記者仍然記得當日鴻星爾克副總裁吳榮照著急的神情。考慮到災區當時的天氣情況,鴻星爾克特別選擇了防水的運動鞋和秋冬衣,300萬元的物資一個下午就籌備到位,并連夜裝車至次日凌晨4點,以便盡快發往災區。“雖然我們所有個人的捐獻在巨大的災難面前只是杯水車薪,而且我們無法親赴災區現場手手相助,搶救身陷危難的同胞,但是我相信只要全國人民心連心,大家都會融入到這股涌動的熱血中,而這溫暖的力量必將戰勝嚴酷的災難!”
愛心傳遞
貧苦出身的相同經歷,使得鴻星爾克董事長吳漢杰對窮苦人的心特別軟。上世紀70年代末,步入而立之年的吳漢杰盯上了鞋業市場,他覺得這是個前景廣闊的行業,于是做起了鞋材供應商。那時,他一邊跑業務,一邊跑代理,日子逐漸紅火起來。周圍很多人也在他的帶動下,逐漸擺脫了貧困。從鞋材到運動鞋,再到境外上市的運動品牌,吳漢杰創立的鴻星爾克已經做出了不少名堂。
企業做大了,賺錢了,目的是什么?吳漢杰看來,就是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作為一個孤兒,我深深地知道沒有學習就沒有出路。當年,正是因為有了大家的幫助,我才能完成比一般孩子還要多的學業,寄托在生產隊吃大鍋飯,使我的三餐溫飽也有了保證,有了別人的幫助,才有我的今天。別人以前幫助了我,今天我去幫助別人,這樣,整個社會才會越來越好,越來越進步。”
在吳漢杰看來,愛心是有很強傳遞效應的。“比如說,今天我有條件去幫助十個人,明天,這十個人成長起來之后,或許,就能幫助一百個人,一百個人再去幫助成千上萬的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只要大家都有愛心,都有感恩之心,就會發現我們正做的好事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模仿、帶動,整個社會風氣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健康。”
這樣的愛心,正在鴻星爾克集團內部不斷傳遞。去年底,鴻星爾克集團在江南高新科技工業園區鴻榮輕工新廠舉行捐贈儀式,為該集團5名貧困職工各捐款1萬元。而這筆資金,正是來自該公司工會組織的“愛心基金”。“當工會把部分職工家庭特別困難的情況向集團領導匯報時,吳榮光總裁等集團高層十分重視,當即決定成立一個愛心基金,吳總裁還親自帶頭捐款5萬元。同時,集團工會還號召全體職工每月從自己的工資中抽取一定比例(普通員工1元、基層管理員3元、中高層管理者10元)作為愛心基金的固定投入,用作繼續資助集團貧困職工的善款。”鴻星爾克行政部經理孫銳告訴記者。
據了解,近日,鴻星爾克將再次啟動這筆愛心基金,為在地震中受到傷害的員工進行補助。
為員工打造“四個一”工程
“我們鴻星爾克集團約有2000名四川籍員工,其中有二十幾位員工的家位于重災區。地震發生后,集團總裁對此事非常關注,立即決定將這些員工的工資以現金形式一次性發放,讓其有足夠的資金處理家中事務,且讓這些員工以請假的方式返鄉,處理好家事后,隨時歡迎他們繼續回公司上班。”地震發生的第二天,在公司的安排下,這些員工及時踏上了返鄉的道路。不僅如此,該公司還繼續為新舊廠內留廠的員工申請了4部電話,供四川籍員工免費使用,和四川家里隨時保持聯系。
“其實企業家們都很累很辛苦的!”一位業內人士這么告訴記者,泉州大多數民營企業家在實現小康、未來生活衣食無憂之后,以更為真誠的態度、更加負責的狀態投入既苦又累的企業經營之中,只求在廠的萬千職工及其身后的萬千家庭的生活能隨著企業的發展水漲船高,越來越好。
2000年創牌,2005年底,在新加坡成功上市,2007年底,銷售規模已接近20個億,鴻星爾克的發展速度可見一斑。而在這一過程中,“要把鴻星爾克創建成為一家工廠、一所學校、一個家庭、一個品牌”,一直貫徹著鴻星爾克為員工打造的“四個一”工程。
“在公益事業外,我們將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深入貫穿于產品研發、生產、行銷等各個環節,如研發時注重運用環保材料,生產加工環節中,在行業內率先使用環保水性膠,使一線員工獲得更多健康關愛,同時注重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物料和能源的消耗,共同致力建設一個和諧的現代企業大家庭。”
高要求,高回報。在鴻星爾克,不僅有愛心基金,還有企業高管福利基金。從去年起,鴻星爾克公司的高管福利基金計劃正式啟動。高管服務滿5年,最高可獲得20萬元用于買房買車,產權還屬于高層本人。
□鴻星爾克捐贈一覽
2003年4月,向中國福建省慈善總會捐款10萬元人民幣
2005年9月,向新加坡慈善總會捐款75萬元人民幣
2006年8月,向中國福建省泉州慈善總會捐款200萬元人民幣
2006年9月,向新加坡慈善總會捐款75萬元人民幣
2007年12月,向福建省泉州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
2008年5月,向福建省紅十字會捐贈600萬元現金及物資
社會責任不可或缺
“一個企業家,不應該只是關心自己企業的收益,還應該負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回饋社會,幫助弱勢群體。責任感是企業家的必備素質。”在鴻星爾克集團總裁吳榮光看來,企業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社會中獲取資源,就應該回報社會、負有一定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應該包括環保、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會良性發展等眾多方面,包括企業對自己員工就業、福利等問題。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企業的和諧,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和諧。許多企業在注重發展,追求利潤的同時,忽略了各方面的完全協調發展,只講效率而忽視了公平,使社會問題有積壓、增多的趨勢。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企業和諧是當務之急。
據了解,在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鴻星爾克一直努力提高普通員工與管理人員的薪資水平與生活品質,成立了工會組織與愛心基金會,為社會的穩定盡了責任。此前,中國制鞋企業都使用傳統油性膠,而傳統油性膠水大多含苯,其排入水體后,會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同時苯的衍生物屬于致癌物,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員工的健康問題。因此,出于健康、安全、環保等方面考慮,鴻星爾克率先在行業引進了水性膠粘貼技術,開發健康、環保制鞋材料,從生產材料、生產環境等各方面著眼,忠實履行其承諾的社會責任,截至目前,該公司及高層向社會各慈善組織的捐款已達數千萬元。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始終注重汲取國際知名企業的操作經驗,并認為,在全球化的時代,商業競爭已經從之前的設備等“硬件”方面升級到涵蓋企業價值觀、社會責任等“軟件”,而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的商業競爭中,做好企業的社會責任,能夠有助于增強我們的競爭優勢。如在拓展海外市場過程中,擁有良好的企業形象和不凡實力是企業的有利條件,更助于打破因文化差異而可能導致的誤解和不信任。”鴻星爾克一高層對記者如是說。
- 上一篇:雙星脫鞋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