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米也能成為億萬富翁
臺灣王永慶賣米。王永慶16歲到嘉義開了一家米店,當時當地有30多家米店,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只有200多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生意很差。王永慶便背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結果效果也不好。怎么辦呢?王永慶很苦惱,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王永慶決定提高質量,從每粒米著手。20世紀30年代的臺灣,米里雜物多,王永慶以這個為切入點,帶著兩個弟弟把米里的雜物撿干凈了再賣給顧客。慢慢地大家覺得王永慶的米好,來光顧的顧客漸漸地多了起來。一些年長的、上班的人沒有時間或不方便買米,王永慶便為他們提供送米上門的服務。這樣這一批顧客便成了他的忠實顧客。王永慶送米上門時,總是幫顧客把米缸里的剩米先掏出來,把新米先放下去,再把掏出來的米放在上面。這樣不會把剩米在下面放壞。他還留心觀察這家人有幾口人,米缸的容量是多大,一缸米大概要吃多長時間,不等顧客上門,到時,他便把米送上門。在做賣米生意的過程中,王永慶發現有的人還沒到發工資的日子便沒錢買米,他就把米先送上門,等到人家發工次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他去收錢。沒多久,他便成了那里賣米生意最好的。
第二個賣米的故事,是講的奧康的老總王振滔當初做生意時的賣米經歷。初創業的王振滔開個小米廠。他賣米與眾不同,別人100斤稻谷打出80多斤米,10多斤糠,王振滔卻只打70多斤米20多斤糠。100斤稻谷打出的米少,米的顏色就越好,質量就越高。所以買米的人都高興到他這里買米。打的糠多,意味著里面有更多的小米粒,營養就多,等于說拿買糠的價錢,買到了價值更好的米,當然更愿意到這里來買糠。
偉大的事業往往從不起眼的起點開始。但要有超越平庸,超越自我的心態。要想取得成功,要盡可能地為顧客提供超值的服務——只要你首先為顧客創造價值,顧客才為你創造利潤。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老照片中找商機 南京女孩輕松賺懷舊錢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