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界的群狼效應
把無法對接的供求雙方用一定手段實現匹配,就是創造價值的核心
“I-TOOLING模式”會不會在5年或者10年以后成為數以萬計的“草根”中國中小企業踏入或者征服跨國巨頭型企業采購市場的一種“顛覆性方式”?鄧濱自己現在也回答不了,但他用最先進的項目管理方法和IT技術在管理和帶領著的50多家華南、華東地區小規模工廠正在為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等汽車巨頭進行著汽車相關塑膠配件的整車OE生產, 要知道在以前,這些原本規模不大、管理水平一般的小工廠即使是出現在歐美整車廠的OE供應商備選考察名單中的幾率都完全是零。
從家電模具優秀供應商“華麗轉身”
在6、7年前,鄧濱是個優秀的家電行業零配件供應商,在深圳市寶安區經營易拓模具制造集團。集團中既有模具開發及運營中心,又有成型生產的大型注塑、壓鑄等零配件加工廠。因為既有優秀的模具設計能力,在制造上又有優秀的項目管理能力,易拓很快成為包括松下、索尼、TCL和三星在內的許多世界頂級家電品牌的鑄塑件提供商。
因為自身在模具、鑄塑企業的運營中深切感受到管理的重要性,鄧濱還把易拓在信息化中的優秀經驗和系統凝練成了兩套軟件——模具企業管理系統I-M3、注塑企業管理系統I-M2。鄧濱從一個制造企業CEO又變成了軟件公司的老板,而易拓集團旗下也多了一家深圳偉博思軟件公司。
鄧濱告訴記者,超越單純的制造商后,身為廣東模具行業協會副會長的他開始跳出單個企業的局限而站在整個華東甚至中國零部件加工行業的范圍思考一些根本性的問題,而易拓集團也招聘了一批碩士、博士開始進行系統的產業研究和調研,鄧濱決定要做一個“更大的事業”。
其實在模具制造行業打拼多年的鄧濱最了解華南、華東的大量中小零配件工廠的“痛苦”了,由于進入門檻不高,很多人看到一定市場之后就投資買設備建廠,但很快發現大量的涌入者使得這塊市場早已供大于求,許多工廠的機器開工率只有50%,在接不到訂單時即使讓工人長期放假也不是長久之計。
“這些中小工廠接不到訂單,除了整體市場情況,還有一個原因是自身素質的局限讓他們被多道門檻檔在中高檔零配件加工訂單的門外。”鄧濱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其實市場上并非完全“無米下鍋”,很多汽車、家電、IT行業跨國品牌企業們也正苦于在中國尋找不到合適的零配件供應商,“因為他們的要求太高了,”鄧濱告訴記者,“而畢竟中國目前上規模并且各方面素質都優秀的零配件供應商是非常有限的。”
其實按照鄧濱多年的模具行業管理經驗,即使這些中小企業有機會接到大型跨國企業的訂單,通常也完成不了。因為沒有規范的項目管理,這些中小企業在交期、質量、成本上的各項指標都很難保證,缺乏相關模具工程技術能力,不但不能和采購商在生產上進行交流,連穩定的品質管理也很難實現。
鄧濱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通過各種體系和標準是進入跨國企業穩定供應鏈的“入門級”條件,ISO9000認證是最基本的,然后還有ISO14001:2004,汽配行業還要求通過TS16949:2002體系認證。鄧濱告訴記者,比如通過一個TS16949:2002,就要花費20多萬元人民幣的咨詢費用,這對毛潤率很低的小規模零件廠根本是可望不可即的。更實際的一個問題是,即使咬牙花錢去做相關的認證,也很難成功,因為這些身處順德、東莞甚至更偏遠一些的工業城鎮的小規模工廠根本留不住相關的高素質人才,這并不是薪資的問題,鄧濱見過一些企業即使出了和廣州、深圳地區一樣高的工資也無濟于事,因為平臺太小了,“這些人很快會覺得被限制了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門檻還遠遠不止這些。”鄧濱感嘆,小型工廠因為規模局限,物流上也很難跟上在時間要求上一絲不亂的跨國采購供應鏈。而資金是座更大的“大山”,為跨國企業提供零配件有一個相當長的“準備前期”,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工廠要先研發模具,然后試制模具、小批試制零配件,期間還要根據采購商要求不斷調整和修改產品。這就要花費大量成本,雖然一些歐美企業有支付一定費用的習慣,但企業自身也需要投入相關的資金運轉,而且目前一些跨國企業也開始有試制期間不預付費用的傾向了。“半年的試制如果沒有貸款支持,很可能就拖垮一家小工廠,而中小企業貸款的難度是大家都知道的。”
“新型管理服務商”VS“群狼效應”
鄧濱非常強調公司團隊對整個全球產業環境的觀察和研究,而支撐I-TOOLING“華麗轉身”為一個“新型管理服務商”的也正是這些研究。鄧濱告訴記者,在研究中大家除了發現這種跨國采購供求之間的巨大鴻溝,也看到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不過像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這樣的綜合B2B平臺只適合于標準型產成品的交易,對于模具、注塑這種非標準零配件來說,“電子商務”其實意味著用IT系統和采購商實現全方位的供應鏈協作。
“用IT技術管理模具企業”不正是鄧濱最擅長的么?于是一年多前,鄧濱開始了I-TOOLING向“新型管理服務商”的轉型,這一次他選擇了汽車行業,先是談下了福特、克萊斯勒在美國的一級供應商為他們供貨,拿到訂單后,鄧濱開始到華南、華東地區尋找工廠,“只要在機器設備和一線操作工人的素質有保證的工廠就可以,其他不足我們都可以幫助他們,最重要是有和I-TOOLING一起成長的上進心。”后來事實證明,這些企業都非常努力和積極。鄧濱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處于饑餓狀態的狼最勇猛,而非常需要訂單和機會的企業也最充滿能量。
鄧濱目前談下了50多家工廠一起進軍跨國整車汽配OE, 按照鄧濱的說法,這些中小企業雖然不是強大的“老虎”,但是勇猛的“群狼”擁有的戰斗力未必比老虎差。
“群狼”徒有能量當然不行,最關鍵的還是I-TOOLING怎么用管理服務補上那些短板,鄧濱最強調的是兩個手段——人才和IT系統,而這也是I-TOOLING的核心競爭力。在鄧濱看來,目前十幾人的項目經理團隊和十幾人的工程技術團隊以及相關標準執行團隊是I-TOOLING最寶貴的財富。接到訂單后,由于這些工廠太小,鄧濱甚至要分給2~3家工廠一起做,但他一點也不擔心各方面的問題,項目經理會下到工廠監督進度、成本、交貨期,工程人員會控制生產過程和成品質量,至于那些國際標準也由I-TOOLING的人員負責相關的文本收集,對于工廠只要教給一線工人簡化之后的規范就可以了。
要讓苛刻的跨國整車廠放心,只有“人”當然是不夠的,最重要是數據說話。鄧濱給50多家工廠都裝上了自己公司的模具行業ERP I-M3, 把業務流程和生產過程都用IT系統關系起來,然后用互聯網上的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把跨國企業、I-TOOLING、工廠三方的系統打通,這樣跨國采購商就可以隨時監督自己訂制零件的生產情況了。如果采購商還不放心呢?沒關系,鄧濱開發了一套視頻系統,美國企業現在甚至可以直接在大洋彼岸看到零配件在生產線上的進度。除了這些,為了保證三方在模具設計上的協同,鄧濱還開發了基于互聯網可以異地召開模具評審會議、異地確認模具設計的工程協同系統。
帶著“群狼”征服世界
鄧濱對自己的商業模式很有自信,他認為這在未來的中國必然是一種趨勢,但誰能在競爭中領跑,就要看誰能在“管理服務”上做到最先進了。鄧濱告訴記者,美國企業思想比較開放,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他在美國市場打開了一小片天空;歐洲企業比較注重傳統,還是比較強調穩定、可靠的長期供應商,所以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慢慢開拓。鄧濱也開始在國內的整車廠中尋找機會,比如最近他去了長春的一汽集團,“其實我們的商業模式對方也感興趣,但就是開始時不放心。”鄧濱說如果是這種情況,I-TOOLING會和對方接一些小的訂單,通過滿意的答卷讓對方最后放心。
鄧濱還打算吸引更多的中小工廠加入進來,除了華南和華東,甚至可以拓展到東北等其他地區。
用新型管理服務撬動改變整個國內零配件的供應鏈格局,不知道鄧濱“帶著‘群狼’征服世界”的理想是否可以真的實現。
- 上一篇:瘋狂的“蘋果” 營銷人的夢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