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法實施 溫嶺鞋企應對措施不多
2008-01-29 10:53:53 來源:《中國皮革信息》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以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簡稱新勞動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了,相較于(《勞動法》)新法在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期限、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都有了新的規定。
業內人士稱新法的實施,2008年起中國勞動力的廉價時代正式終結。因為新法的出臺和實施堵住了很多用工漏洞,企業不得不依法辦事。
但在勞動密集型的行業-鞋業中,它使勞動者利益獲得保護的同時,會不會成為壓死駱駝的那根稻草,使鞋業在07年經歷了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匯率調整等考驗后,最終喘不過氣呢?
目前有一點已經很明朗,新勞動法實施后最直接的表象是人力成本大幅上漲。記者在溫嶺采訪時,持這一觀點的企業主達80%。
寶利特鞋業人力資源部的陳經理告訴記者,“企業為員工上齊了養老、工傷、醫療等保險,按低保和高保的額度不同,企業為每位員工付保險費的70%-80%,每月人均多支出200多元。”除了這些明面上的賬之外,伴隨著新勞動法的實施,員工離職也成為企業的負擔之一,因為企業會從沒有支出變為大額補償。此外,企業的招聘將更加謹慎,以前一些擺在廠房前小黑板,籠統的寫上薪金“不低于最低工資、加班每月發放加班費”再也不適合了,培訓也將成為家常便飯,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人力成本。據估算,鞋類企業要通過此次大考,人力成本至少增加10%。
“鞋業目前遭遇用工荒,簽合同、上保險,對于行業中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反而更有利發展。”陳經理解釋:保護勞動者關鍵因素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爭奪勞工的競爭,用工規范,勞資關系和諧,讓員工更多地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企業凝聚力會更強,最終受益的還是企業。目前生產訂單穩定,員工勞動的持續性高,和小型企業比,這些是寶利特在吸引新老員工前來務工的優勢。
面對同樣的法規,有些人則高興不起來,溫嶺橫峰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業主調侃說:“新勞動法的實施,已經是我年關的一道大坎,平時企業管理一直很混亂,一下子要我都規范起來,的確犯難。”他說:人工廉價一直是我們加工型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砝碼之一,而新勞動法恰恰戳中了這個死穴。我的上游企業,鞋底、鞋跟、鞋楦等材料供應商的作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全往上漲,而這些上漲的成本該由誰承擔呢?全都由我們承擔了。
采訪中記者發現,新法實施使企業用工成本上升,但是目前企業采取相應的措施分攤上升的成本的方法還不多。
除了“改善內部管理,提高企業效益從而降低成本”等傳統的方式之外,多數老板對于新法所帶來的壓力顯得“力不從心”,表示不知如何應對新法。“我也想不出什么比較好的應對方法。”臺州富人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兆富表示,對于新法所帶來的人力成本的上升,他是束手無策,只能被動地去適應。
臺州朗羅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建軍表示,目前知曉這部法律的企業老板還是占大部分,這方面得意于溫嶺市政府大力的宣傳,07年下半年,他們以鄉鎮或村居為基點,展開培訓工作,幫助企業完善合同,簽保險等。他說目前新勞動法開始實施已經成為鐵的事實,不管中小企業有沒有找到應對之法,借助政府對新法的宣傳和普及力度,以幫助企業和工人盡快地了解新舊兩部法律的區別是當前要做的事情。
對于目前國同不少大企業所采用的“裁員”方式,溫嶺的企業主們紛紛表示否定。臺州新足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金云中認為,其實人力成本在制造型企業里所占的比重不大,還不會威脅企業生存,裁員并不能節省企業的成本,相反會傷害企業員工,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
另外采訪中,大多數企業主認為在當前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一心想在“人力成本”上挖潛、還想借助廉價勞動力的優勢“打天下”的企業,路子會越走越寬窄;企業應該利用好《勞動合同法》,變革發展方式,尋求長遠發展。溫嶺企業紛紛規范勞動合同、健全勞動保障和和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企業升級,起到提升溫嶺鞋業的作用。
業內人士稱新法的實施,2008年起中國勞動力的廉價時代正式終結。因為新法的出臺和實施堵住了很多用工漏洞,企業不得不依法辦事。
但在勞動密集型的行業-鞋業中,它使勞動者利益獲得保護的同時,會不會成為壓死駱駝的那根稻草,使鞋業在07年經歷了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匯率調整等考驗后,最終喘不過氣呢?
目前有一點已經很明朗,新勞動法實施后最直接的表象是人力成本大幅上漲。記者在溫嶺采訪時,持這一觀點的企業主達80%。
寶利特鞋業人力資源部的陳經理告訴記者,“企業為員工上齊了養老、工傷、醫療等保險,按低保和高保的額度不同,企業為每位員工付保險費的70%-80%,每月人均多支出200多元。”除了這些明面上的賬之外,伴隨著新勞動法的實施,員工離職也成為企業的負擔之一,因為企業會從沒有支出變為大額補償。此外,企業的招聘將更加謹慎,以前一些擺在廠房前小黑板,籠統的寫上薪金“不低于最低工資、加班每月發放加班費”再也不適合了,培訓也將成為家常便飯,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人力成本。據估算,鞋類企業要通過此次大考,人力成本至少增加10%。
“鞋業目前遭遇用工荒,簽合同、上保險,對于行業中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反而更有利發展。”陳經理解釋:保護勞動者關鍵因素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爭奪勞工的競爭,用工規范,勞資關系和諧,讓員工更多地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企業凝聚力會更強,最終受益的還是企業。目前生產訂單穩定,員工勞動的持續性高,和小型企業比,這些是寶利特在吸引新老員工前來務工的優勢。
面對同樣的法規,有些人則高興不起來,溫嶺橫峰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業主調侃說:“新勞動法的實施,已經是我年關的一道大坎,平時企業管理一直很混亂,一下子要我都規范起來,的確犯難。”他說:人工廉價一直是我們加工型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砝碼之一,而新勞動法恰恰戳中了這個死穴。我的上游企業,鞋底、鞋跟、鞋楦等材料供應商的作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全往上漲,而這些上漲的成本該由誰承擔呢?全都由我們承擔了。
采訪中記者發現,新法實施使企業用工成本上升,但是目前企業采取相應的措施分攤上升的成本的方法還不多。
除了“改善內部管理,提高企業效益從而降低成本”等傳統的方式之外,多數老板對于新法所帶來的壓力顯得“力不從心”,表示不知如何應對新法。“我也想不出什么比較好的應對方法。”臺州富人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兆富表示,對于新法所帶來的人力成本的上升,他是束手無策,只能被動地去適應。
臺州朗羅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建軍表示,目前知曉這部法律的企業老板還是占大部分,這方面得意于溫嶺市政府大力的宣傳,07年下半年,他們以鄉鎮或村居為基點,展開培訓工作,幫助企業完善合同,簽保險等。他說目前新勞動法開始實施已經成為鐵的事實,不管中小企業有沒有找到應對之法,借助政府對新法的宣傳和普及力度,以幫助企業和工人盡快地了解新舊兩部法律的區別是當前要做的事情。
對于目前國同不少大企業所采用的“裁員”方式,溫嶺的企業主們紛紛表示否定。臺州新足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金云中認為,其實人力成本在制造型企業里所占的比重不大,還不會威脅企業生存,裁員并不能節省企業的成本,相反會傷害企業員工,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
另外采訪中,大多數企業主認為在當前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一心想在“人力成本”上挖潛、還想借助廉價勞動力的優勢“打天下”的企業,路子會越走越寬窄;企業應該利用好《勞動合同法》,變革發展方式,尋求長遠發展。溫嶺企業紛紛規范勞動合同、健全勞動保障和和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企業升級,起到提升溫嶺鞋業的作用。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