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并非金錢堆積的游戲
許多人認為,奧運營銷是巨額金錢堆積的游戲。然而,2008北京奧運并非只是聯想、海爾、三星、可口可樂等大企業的商機,對于資金和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同樣有機會在奧運營銷中取得豐碩的成果。正如北京奧組委高級顧問魏紀中所說:“奧運會產生一些特殊的需求,但這些特殊需求不一定非要企業成為奧運市場開發計劃里面的成員才能享受,關鍵看你是不是能看得到,抓得到。”
據預測,與北京奧運相關的投資需求將超過2800億元,而與奧運相關的消費需求也達上千億元。正所謂“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卻為你打開了另外一扇窗”,雖然不能從主流路線進入奧運營銷戰場,但卻沒人能阻止中小企業參與奧運營銷的盛宴。那么,各行各業的中小企業如何利用好“奧運”這張牌,提升品牌和企業知名度,并尋機獲得豐厚的利潤?
餐飲業:奧運文化打造商機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07中國餐飲產業運行報告》,北京奧運會為眾多中國餐飲企業提供了巨大商機,將給中國餐飲業帶來200億元人民幣的增量市場。報告認為,北京奧運會期間餐飲業的商機主要來自奧運場館、奧運村、媒體等“奧運區域”的賽事餐飲和“非奧運區域”的休閑餐飲。
在北京,一些餐館的菜單已經翻譯成了中英文對照的樣式,有的還為顧客進餐準備了兩雙筷子,而培訓員工英語口語更是必不可少的項目。經調查,目前北京近9成中等規模的餐館都為迎接奧運推出了一系列舉措,“畢竟這種機會難得一遇”已經成為餐飲行業的流行語。
作為北京奧運定點餐飲提供商之一,俏江南餐飲有限公司對一線服務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即將投入到奧運會服務的1500多名員工中,有70%到80%的員工都是從零起點開始培訓。為此,公司專門設立了培訓基地,在語言和服務水平等基礎項目上對員工進行1~2個月的嚴格培訓,還要求員工詳細地掌握奧運、中國文化以及各國民族習俗等知識。
在奧運商機中,受惠的不僅僅是北京餐飲業。奧運會期間,預計會有202個國家的28萬各方人員和750萬觀眾聚集會場。其中,有相當數量的與會者是清真食品消費群體。面對如此巨大的商機,在清真餐飲方面占有優勢的新疆餐飲企業也加入了進軍奧運的隊伍。在“北京奧運會食菜品展”上,新疆共有4家餐飲企業的11個美食菜品獲得金、銀獎。新疆的五月花羊肉抓飯、馬木提的烤包子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有望躋身奧運會的餐桌。
在數以千計的中小型餐飲企業眼中,北京奧運會的餐飲不僅僅是為顧客提供可口的食物,而是提升到更高的層面——讓食客享受到中國悠久的餐飲文化。在北京東華門一家名叫“紫滕廬”的餐館,食客們一進門就被濃郁文化氣息所震撼。除了主人從中國各地收集的眾多古代家俱外,屋內還掛滿了各種字畫。嫻雅大方的服務員熱情笑迎,彬彬有禮。來一壺清香的碧螺春,點幾道美味精致小炒,讓許多坐在古舊屏風間的食客似乎穿越時空回到了一千兩百年前的盛唐。在這里,盡管沒有厚重奧運的商業氣息,但它卻無形地與奧運相交相融,到此就餐的國外游客絡繹不絕。北京秦風美食餐飲公司主營陜西菜,為了突出飯館的文化氛圍,經營者在飯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特意布置了兩個高大的“兵馬俑”,并聘請了有十幾年經驗的陜西廚師主廚。該餐館的經營者希望在此基礎上打飲食文化牌,讓游客參與奧運的同時能體會到中國文化。
經濟型酒店:依靠奧運擴大市場
據預測,在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來京的外國游客將達到60萬,國內的游客也將有110萬人之多。而據北京旅游管理局介紹,目前北京酒店只有57萬張床位。毫無疑問,游客多、床位少的局面將造成酒店無限贏利空間。因此,許多星級酒店不惜重金進行裝修、改造,希望能以豪華裝修、高昂的價位、完善的服務來搶奪國內外的奧運客人。然而,豪華酒店的價格并不是每個奧運客人可以承受得了的;由于供不應求的原因,豪華酒店的床位也十分緊缺。因此,北京市旅游局提出,2008年北京酒店業的發展重點將定位于經濟型酒店,為不同消費階層的游人提供不同價位的酒店選擇。
經濟型酒店的概念產生于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近幾年才在中國出現。經濟型酒店的特點之一是功能簡化,它把服務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該核心服務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飲、購物、娛樂功能大大壓縮、簡化、甚至取消,因此投入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而圍繞奧運商機的爭奪,一向低調的各大經濟型酒店也把奧運看作是擴大市場的良機,紛紛開始了“版圖擴張”。與此同時,在奧運商機面前,北京眾多招待所也紛紛升格為經濟型酒店。
全國最大的經濟型酒店連鎖企業上海“錦江之星”的根據地在南方。但面對如此巨大的奧運商機,該公司也宣稱到北京奧運會之前,將在北京開50家“錦江之星”。同時,錦江之星已經開始了奧運客房預定,并在京打出399元—699元的奧運客房價格。
在美國上市的經濟型酒店“如家快捷”近日宣布收購北京都市陽光酒店管理公司。都市陽光酒店目前在北京有3家酒店,如家此舉被視為是提前布局奧運商機。目前,如家已經和中旅總社簽署了“2008奧運期間預訂客房合同”,于2007年11月8日全面啟動了奧運客房預訂計劃。
在上海、南京、蘇州等長三角城市擁有40家門店的漢庭酒店也于近日登陸華北市場,其北京3家門店于2007年7月開業。據了解,此經濟型酒店在北京市場的主力房型價格將定位于250元~350元(非奧運期間)一夜,略高于如家190元左右的價位。
服裝業:奧運主題成亮點
北京奧運給紡織服裝業所帶來的商機是可以預見的。由于奧運會是全球性的文化品牌,如果能在服裝產品上印上與奧運相關的圖案或文字或者以奧運作為服裝產品的設計點,將吸引游客購買,粗略估計這將為服裝廠家帶來近10億元人民幣的收益。
由于奧運會的帶動效應,運動休閑服飾無疑是服裝行業中最具投資價值的一個領域。2007年春季,虎都(中國)服飾有限公司依托強勢的品牌大旗,適時成立了虎都運動休閑營運中心。隨后,閩派男裝陣營的雄豹狼也宣布大舉進軍運動服裝領域,北上挖掘奧運商機。對于這些企業而言,搶在北京奧運會之前“殺入”運動服裝領域,既可以嫁接北京奧運會資源,搶占體育用品市場份額;同時,隨著國內經濟水平持續上升,都市白領階層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市場對時尚運動服裝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當然,老牌的運動服飾企業也不會閑著。除了李寧、安踏這兩家國內相對領先的運動服裝企業加速擴張外,匹克、361°、鴻星爾克等新晉品牌也都紛紛借助奧運效應,以加快開店等方式搶占市場。
對于服裝服飾企業而言,掘金的途徑不僅僅限于運動服裝領域。事實上,服飾企業在產品開發的理念上、款式上、花型上、工藝上、包裝上等,都可以圍繞奧運題材、運動風格來體現自己的奧運主題的產品特色。例如,中國馳名商標“非凡之戀”內衣,就在這方面下了足夠的工夫。在2007年秋冬產品發布會上,該公司推出了圍繞奧運主題的運動休閑內衣,備受消費者的喜愛,成為2007年秋冬產品的一大特色。而浙江一家領帶服裝有限公司就推出了多款“奧運領帶”,銷售業績也不錯。
建材業:奧運推動企業發展
在北京奧運會的巨大投入中,建材業的商機是顯而易見的。900億元修建地鐵、輕軌、高速公路、機場等;投資額達140多億美元的奧運場館和設施;借助奧運設施的建設,北京城區900多萬平方米的危舊房改造……奧運會的聚寶盆效應使得建材企業紛紛試水,這其中也包括許多中小型的國內建材企業。
北京雍凱投資發展公司主營節能環保產品。在奧運村工程中,該公司承擔了掛墻、陽臺的裝飾、屋頂和地板、奧運村院子以及會所前面的裝飾。自從2007年3月份參與到奧運村建設以來,公司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加班加點為奧運項目工作。
針對北京奧運的材料消費商機,由廣東佛山陶瓷企業、地方政府等組織的市場推廣活動一浪高過一浪。其中,廣東佛山南海金舵陶瓷有限公司中標北京奧運競賽場館工程,成為中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首家吃到“奧運蛋糕”的建陶企業。
作為中央電視臺等京城著名建筑的鋼材供應商,京奧港公司的實力是經得起考驗的。在奧運工程中,這個連續5年雄冠北京鋼材市場,年銷量達到一百多萬噸的民營企業發揮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北京奧運主場館主體工程——“鳥巢”被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環保型體育場,整個工程共需10萬噸鋼材。而從2005年鳥巢開始修建以來,該公司就一直為“鳥巢”供應鋼材,至今已有一萬多噸。
曾劍英是福建泉州東升石業公司北京分公司的總經理。近6年來,他一直在奧運商戰中奔波,而該公司的奧運業績也讓其感到十分欣喜。在奧運會羽毛球館的建設中,該公司承擔了建筑內部電梯和樓道的精裝修。在參與北京奧運場館建設的采購招標中,溫州鴻升集團生產的水龍頭戰勝國外名牌產品,一舉拿下多筆訂單,這是國內水暖行業中惟一一家產品進入奧運場館的企業。
細分奧運的建材商機可以看出,水泥、玻璃等傳統產業從中受益更大、更直接,而技術含量較高的新型建材類產品則受到國外同行更多的挑戰。無論如何,奧運經濟給我國建材行業,尤其是中小型建材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商機,更是一個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的歷史機遇。
體育器材業:借力奧運叫響中國制造
長久以來,中國雖是體育器材生產大國,但卻不是營銷大國。尤其是在那些受器材影響較大的競賽項目,如射擊、射箭、自行車、摩托車、水上、冰雪、田徑等項目中,至今仍有不少專業器材被洋貨占領。然而,雖然目前國產體育器材在一些領域還處于劣勢,卻絲毫不能阻擋中國企業搶奪奧運商機的熱情。
2005年,寧波大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高性能復合材料滑雪杖擊敗了跨國公司的競爭,贏得生產5萬根滑雪杖的訂單。該公司還將為奧運會開發生產滑雪板、高爾夫球桿、網球拍等系列產品。據了解,該公司原為主產高性能纖維材料及防彈衣等系列產品,從未涉足過高檔體育產品領域。面對奧運商機,公司請來體育科研所的專家,經歷了兩年時間,開發生產出了用于生產高檔體育用品的新型復合材料及滑雪杖等系列產品,質量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價格卻只有他們的三分之一。
許多人認為,目前中國企業只能拿到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訂單,如籃球架、排球網柱等。但是,這顯然不能滿足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心愿,不少本土企業更想在高端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上海紅雙喜游艇有限公司通過國際競標,贏得了第五屆克利伯杯全部10條比賽用帆船的訂單,成為首次躋身世界高檔賽艇之列的“中國制造”;而由北京綠茵天地體育發展中心研制開發生產的西風預制型環保橡膠跑道首次獲得國際田徑聯合會認證,標志著中國跑道技術邁入國際水平。
截止2007年9月,共有9家國內企業生產的器材進入了北京奧運會的14個大項。其中,既有早就打入國際市場的“紅雙喜”、“雙魚”等傳統體育品牌,也有近年來被國際賽事所認可的體育品牌,如山東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體育器材,涵蓋了田徑、體操、拳擊、柔道、跆拳道、摔跤等多個項目,張家港金陵體育器材有限公司生產的田徑、游泳、水球、曲棍球器材,河北張孔杠鈴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舉重器材,江蘇強槐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手球場地器材,保定國體旗艦體育精品廣場有限公司生產的鐵人三項器材,北方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飛碟碟靶等。
據寧波海關的統計,憑借奧運帶來的商機,2007年寧波口岸體育用品出口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該市為奧運開發的新產品已達150多個,1至7月寧波口岸共出口體育用品2.5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6%。對于不少中小型體育器材企業而言,約80億元的奧運商機不僅僅為他們帶來了實際利益,更實現了他們欲借奧運東風打響“中國制造”的夢想。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M型社會“麥時尚”的營銷哲學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