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復合型人才將有自己的“標簽”
隨著社會人才競爭的加劇,“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能勝”的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企業的歡迎。但是,什么樣的人才才能算得上是復合型復人才呢?日前,由中國教育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協同國內權威技術人才機構成立的中國復合型人才管理中心(http://www.chinafh.org),配合中國國家人事部國家人才網專業人才庫的人才入庫,開辦了復合型人才資格認證、培訓及管理的教育服務,這標志著復合型人才將打上“標簽”。
社會人才市場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講究“適用”、“效率”和“效益”,要求應職人員職業能力強,上崗快,于是很多人開始選擇通過考取各種證書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面對培養人才的現實需求。面對人才需求的火爆行情,權威人士提醒職場人要保持冷靜、理性的態度。專家分析,那些瘋狂考取各種資格認證的人,不見得能勝任職位,而有著豐富工作經驗同時擁有證書的復合型人才,才是獵頭瞄準的“獵物”。專家進一步強調,證書不代表能力。例如一些基礎職位的金融分析師,年薪一般在10-20萬元之間,但假如是持有證書的復合型人才,那么其收入則高出很多。因此,“職場人一定要注重行業的積累。”
為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隊伍,適應我國加入WTO后的新形勢,適應當今和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加快培養造就一批職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優秀復合型人才。中國復合型人才管理中心在廣泛調查、專家論證的基礎上,結合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亞洲的重要經濟地位以及人才匯集的地域優勢,并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中央《2001--2005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中發[2001]4號)、《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的指示精神,將中國復合型人才管理中心資格考核分為三個層次:基礎級別、專業級別、職業級別。從規范職位分類與職業標準入手,建立以業績為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以打破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為重點,研究制定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探索資格考試、考核和同行評議相結合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方法,全方位幫助職場人士掌握全面的復合型知識、提升高素質的復合型能力、進而成就具有科學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
中國復合型人才管理中心還承諾,考核合格的學員將獲得其頒發的“中國復合型人才資格證書”, 同時國家人才網專業人才庫對于取得“中國復合型人才資格證書”的申請人,將其納入國家人才網專業人才庫,成為國家級別人才,為申請人在今后的職場生涯、應聘求職、升職加薪等職場行為中提供堅實的保障和國家級的誠信保證。
當前,復合型人才已成為目前我國企業領域最稀缺的人才資源,是企業爭奪人才的焦點,專家人為,復合型人才將越來越被社會和用人單位所采用,隨著人才競爭的進一步加劇,被打上復合型人才“標簽”的人才,將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