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制鞋業規范發展迫在眉睫
惡性事件頻發 行業亟待整合 福建制鞋業規范發展迫在眉睫
安踏香港成功上市,特步1.1億拿下中央電視臺明年奧運黃金時間的廣告、匹克順利和NBA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福建的制鞋明星企業為明年奧運商機全力沖刺時,處于行業底層的眾多小型工廠卻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
拖欠員工工資 企業主失蹤
11月15日,晉江陳埭蘇厝社區的恒佳(中國)鞋服有限公司的蘇姓老板對下屬稱,全家人要去莆田湄洲灣燒香,誰知一走之后就沒了蹤跡。而企業在欠下305名員工182.18萬元工資和幾十名材料供應商的貨款至今無人料理。
據了解,這家鞋廠創辦于1997年,主要職位均由家人擔任。失蹤前兩天,老板將廠里一批替別人貼牌加工的成品鞋當作庫存貨處理了,老板失蹤,最直接的后果是工人的被欠工資如何解決。晉江勞動部門的證實,恒佳共有305名員工,被拖欠工資高達182.18萬元。另外,恒佳還拖欠了幾十家材料供應商的貨款。
火災頻發 安全生產形勢堪憂
11月24日,石獅寶送蓋鎮一鞋廠發生火災,造成數百萬元的經濟損失,這是繼上月21日莆田市“三合一”性質的飛達鞋面加工作坊發生的造成37死19傷的特大安全事故之后福建制鞋業的又一次事故。11月26日,福州倉山臚雷村又一鞋廠失火,所幸這兩起火災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連續的火災事故,福建制鞋業安全生產形勢令人擔憂。
行業洗牌開始
這幾起晉性事件只是整個福建地區制鞋行業存在問題的一個極端體現,今年由于受到市場不景氣的影響,制鞋行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行業洗牌的階段。一些制鞋小企業,家庭作坊將工廠直接設置在民房中,缺乏基本的安全生產保障和消防設施。而正是這些洲離于政府監管之外的小工廠,給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傷害,這些企業沒有納人正規生產管理,不依法納稅,生產中偷工減料,給市場帶來的只有低質低價的晉性競爭,沒有為社會創造價值,同時還大大加劇了目前泉州制鞋業的“員工荒”。
目前福建制鞋行業總體上供過于求,低價的惡性競爭加劇,行業發展極不規范。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力度整頓鞋類市場,對一些小企業進行集中管理,鼓勵標準廠房建設,出租,對于不規范又不配合整改的企業將堅決關停。而隨著行業越來越規范的發展,制鞋行業必然出現一輪重新整合的浪潮,有限的資源向大中型企業集中。也只有行業進行自我整合規范的發展,泉州制鞋業才能向更高層次進步。
記者點評:
據不完全統計,晉江地區已經有幾十家制鞋企業停產倒閉,其中不乏擁有兩條生產線的中型鞋廠。企業主拖欠工人工資和材料商貨款后突然“消失”的情況也并非個例,晉江鞋業的發展正進入一個新的整合期。下期,記者將走訪一些成功經營企業、問題企業和行業人士,探究企業如何適應行業調整,找尋企業新的突破的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