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營銷: 沖擊傳統商業信念
幾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的B2C(商家對個人)電子商務如今開始全線開花。盡管當當、卓越等老牌電子商務網站還未實現真正盈利,眾多的后來者已經大大加快了前進步伐,化妝品、嬰幼兒產品、日用百貨,甚至是鉆石、男士襯衫等等,都成為眾多電子商務廠商眼中的“金礦”。
這一點在男士服裝電子商務領域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原本并不被看好的這一傳統行業,由于襯衫直銷企業PPG的一舉成名并獲得近5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也成為鼠標+水泥的強大陣地。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有近30個網絡直銷公司面市或正在創辦,“BONO”、“BBS”、“51襯衫”、當當網等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這里。
它們是快公司一族,同時更是“輕公司”的代表。
一個近期在傳統行業以及電子商務領域如日中天的企業PPG,沒有任何形式的實體店、廠房和流水線,甚至物流也都是外包,員工總數不到500人,這其中還包括200多席呼叫中心工作人員的新企業,只有3個用來存貯成品的倉庫,靠鋪天蓋地的廣告和網絡、電話、目錄來銷售,在兩年之內就做到每天賣掉1萬件襯衫,勢頭直逼行業老大雅戈爾(后者日均銷售襯衫是1.3萬件)。PPG的營銷神話引起了眾多企業的關注。
更為感性的是,進入2007年之后,越來越多的網民發現,規模龐大、品牌響亮的電子商務網站不再局限于當當、卓越了,紅孩子、新蛋網、九鉆網、北斗網、鮮花網、DHC、吉喜利等,也成為了人們經常光顧的網站。在這些網站上購買的嬰幼兒用品、鉆石、手機、化妝品等產品不僅價格便宜,而且質量可靠,送貨上門,又能夠保證售后服務。
B2C正以“輕資產”的優勢,分食著投資浩大的商場、超市、連鎖專賣等等傳統購物的消費份額,商場等“重資產”則面臨房產、銷售能耗、人工、管理等等成本的利潤分攤壓力,統治地位逐漸被瓦解已成定局。在阿里巴巴上市的強力感召下,利用互聯網等新的渠道模式發展起來的企業,它們的業績一路飆升,被業界看成是未來的電子商務潛力股。它們是網絡直銷的典范,更是整合營銷的實踐者。
我們只要研究中國百姓消費習慣的變遷就可以發現,上世紀70年代購物主體—供銷社、80年代購物主體—百貨大樓、90年代購物主體—大型超市、2000年購物主體—品牌專賣大賣場。不久的未來,購物主體會不會是網上?這個答案值得期待。
所以在這里,我們選擇當前迅速發展的一些新公司為代表,并以PPG、寶鳥、北斗、九鉆、紅孩子、吉喜利等為案例,向讀者重點呈現企業借助網絡進行直銷的模式和方法,力求體現網絡直銷的發展和新企業成長之路,以及其可能步入商業主流的模式生存法則。也許我們的筆觸不夠犀利和深入,但是我們以我們的視角盡力去描述事實,以期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討。
- 上一篇:從知名到偏好:四步升級網絡營銷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