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法將增加鞋企多少成本
關于《新勞動法》,首先引發大爭論的,是華為,10月,華為公司一舉解聘5000多老員工,再重新上崗,一時嘩然。
繼而,沃爾瑪、中石化、玖龍紙業、瀘州老窖、觀瀾恒輝等諸多公司,相繼暴出清理員工潮。
這是一些典型企業。此外,也有一些典型地區,如廣東鞋都面臨崩潰,據稱《新勞動法》是繼人民幣升值后,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前我們在分析華為時,也說過,華為清除工號文化,只是一個幌子,說不出口的理由,是為了企業成本和利潤。
那么,《新勞動法》會帶來多少成本的增加呢?
這要從時間長短來分,如果把1年看作短期,5年看作中期,15年看作長期,在人力資源上的成本變化可能是這樣的。
1,短期。成本預計增加3%。在顯性人力成本支出上,大致不會變化,但是可能帶來隱性支出,如公司內少部分已經轉成終身合同的人,工作壓力可能下降,加班時間減少,工作積極性減退,并引發帶動效應。
2,中期。這時公司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轉成終身合同的員工,玩命干的人會更少,工作效率將進一步遞減,此時增加的成本會大約是10-15%。
3,從長期來看,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都進一步提高,將增加人力成本25%以上。
如果一個公司的工資成本,占所有產品和服務成本的15%,那么從長期看,總成本將增加3.75%。
現在中國電子企業的利潤率大約是在3-4%之間,如果產品價格不提高,大部分企業都將陷入虧損。
當然這只是從企業的角度來看。
如果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呢?
國家將減輕極大的社會負擔。如果企業能隨便辭退職工,那么任何一個企業主,都不會喜歡老弱病殘的員工,40-50數的員工,都會被一腳踢開。但是數量龐大的這些弱勢群體,是任何社會、任何國家都無法負擔的。
從品牌角度看呢?
1,缺乏品牌附加價值的產品更加難以生存。廣東鞋都面臨崩潰,是因為這里大都缺乏品牌,而是做加工貿易,利潤一般在6-10%。在人民幣升值后,利潤降到0-2%,在實施《新勞動法》后,企業將大批死亡。
2,壓制式品牌管理將不會長久。以前,公司的品牌建設是老板和企劃部門的事情,員工在企業太弱勢,往往選擇不發聲。當員工權益有一定保障后,員工會對品牌發出自己的觀點。我們常說,品牌定位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引人注目和真實。以后的品牌建設,真實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