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加速升值引發產業大變局 商戰漸進高潮
匯率,正在成為中國產業和企業發展一個繞不開的關口,其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變化,已經并將長期改變眾多產業的結構,賦予不同行業新的成長速度。其中,房地產、航空、貿易、商業、汽車、化工等幾大產業因其與匯率變化關系密切,正身處匯率改革的漩渦之中。
2005年7月21日,對中國經濟來說,是值得濃墨重彩的一天。那一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一場引發中國經濟大變局的匯率改革自此啟動。從那時起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截至2007年12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至7.3589,比年初升值超過6%,匯改以來累計升值超過10%。
回顧這將近兩年半的時間可看出,2006年全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僅為3.3%,匯改累計升值幅度也不過5.5%;2007年,人民幣進入加速升值期。這固然吻合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引發的基本匯率調整趨勢,也體現了在眾多經濟制衡因素下,加速升值已經成為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必然選擇。
根據專家預測,為進一步縮小貿易順差、緩解流動性過剩的局面并控制通脹,以推動有效匯率(以貿易加權平均的,兌一攬子貨幣的匯率)升值為目標的匯率政策將在2008年產生更大的升值效應。匯率,正在成為中國產業和企業發展一個繞不開的關口,其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變化,已經并將長期改變眾多產業的結構,賦予不同行業新的成長速度。其中,房地產、航空、貿易、商業、汽車、化工等幾大產業因其與匯率變化關系密切,正身處匯率改革的漩渦之中。
總體而言,人民幣升值改變了上述行業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匯兌損益的變化影響其經營業績,因此對外債規模大、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長期利好,如房地產、航空等行業。相反,對出口行業或產品國際定價能力低的行業沖擊較大。如紡織品貿易、資源類化工產品等。而汽車等行業因進口元件以人民幣計價降價,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成品降價壓力。
另一方面,為消除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緩解失業、環保等社會壓力,各產業還將面臨勞動力成本、能源成本上升帶來的產業升級挑戰。因升值引發的新一輪商戰漸進高潮。
“今年以來,相當一部分商品出口出現量增價升的形勢。”回首2007年的中國外貿,社科院財貿所所長裴長洪作出如上點評。
來自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部件累計出口1118.6億美元,數量增長1.8%,金額增長34.3%;塑料制品出口132.2億美元,數量增長5.3%,金額增長9%;電線和電纜出口91億美元,數量增長15.5%,金額增長39.7%。其他出現量增價升現象的產品還有空調器、手用或機用工具、集成電路、汽車和汽車底盤、集裝箱、半導體器件、鞋類、橡膠輪胎等。
裴長洪說,過去我國商品出口額的增長要靠數量增加,由于競爭激烈,廠家往往相互壓價,而“量增價升”現象的出現充分說明過去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的效果正逐漸顯現。
對于長期關注中國外貿發展的人士來說,這份成績單實在是來之不易。
眾所周知,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達到10%左右,2007年累計升值幅度達到6%,超過了去年歲末市場預測的5%的年度升幅。
面對升值的壓力,中國企業普遍增強了危機感,企業主動通過樹立品牌、建立網絡渠道、強化同客戶關系以及提升管理水平,最終獲取競爭優勢,使“中國制造”與其他國家商品相比,仍然具有質量或價格優勢。展望2008年,多數專家認為,這種局面將會繼續下去。
但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提醒說,美國明年需求減少已成必然,相應地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需求將會放緩,這將對一些行業帶來影響。他認為:“家具、電子設備、辦公用設備、服裝鞋帽和橡膠制品等對于外需(特別是美國需求)的依賴度較高,在接下來兩、三個季度中受到的負面影響將比較顯著。”
化工
行業整合加劇
又近歲末,經歷了大喜大悲的國內化工企業終于迎來年終盤點。在過去這一年中,化工行業利潤增速呈現由高到低的變遷:盡管上半年形勢大好,但下半年卻突遭國際油價飆升的掣肘。在原油、煤炭、天然氣等原材料價格齊漲的夾擊下,化工業利潤增速顯著回落。在此期間,人民幣升值作為一個隱伏的主線,也無時不在左右著化工企業的前進方向。
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分析師胡換錄在最近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總體上,今年化工業的成本受石油、煤炭、電力、運費等價格的影響較大。從中長期看,上述成本因素的價格水平呈上漲趨勢。同時,化工業是個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的行業,我國化工企業平均規模小、技術落后,行業集中度低,“三廢”集中治理和資源綜合利用難度大。隨著國家發展循環經濟、限制高能耗行業發展以及環保要求的提高,化工行業面臨的環保成本、降能成本也將增加。
“盡管如此,今年化工業的利潤增長依然高于往年同期水平。預計2007年化工行業利潤總額增速會在40%左右。”胡換錄說。
在他看來,政策與成本因素將推動化工行業進入資源整合發展階段:隨著節能環保政策執行力度加大,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產能將逐步被淘汰;成本、費用上漲將極大限制集中度低的行業內中小企業的發展。這必將促使行業的資源向業內優勢企業轉移;優勢企業可以利用這一階段各種有利條件,擴大規模、增強實力、提高質量。
在影響化工業發展的各項因素中,人民幣升值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具體到子行業,招商證券石化分析師張志宏表示,對一些以進口為主導的石化企業,如中石化來說,今年以來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無疑是一大利好,因為有助于其降低采購成本。
但人民幣升值對化肥業的利空則十分明顯。“以氮肥為例,其原料主要取自國內,而國內市場又趨于飽和,產品出口量很大,受到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也較大。”張志宏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氯堿、純堿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了較快的增長,綜合毛利率均有所提高,成為化工板塊業績增長的一個亮點。
“明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依然看好,預計化工產品價格還會保持上漲,但增速放緩;而精細化工產品因需求旺盛,產品價格上漲很明確。”胡換錄說。
- 上一篇:Bbg童鞋服務理念讓品牌溢價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