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補助最低不足百元 中國科研第一線難留人才
“家里花銷只能靠妻子”
記者通過對北京大學歷史、生物、社會、經濟四大院系全日制博士生收入調查發現,除了每月國家補助350元和學校每月補助300元外,歷史系博士生平均每月的科研經費不到100元,社會學學生平均每月能拿到200元左右。相比之下,理工科的科研經費要高很多,基本上每月都能拿到1000元以上的科研經費。
山大生物學博士趙軍勝表示,科研補助多與少,主要看導師水平高低和大方與否。趙軍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所讀的生物學博士,平均每月能從導師手中拿到200元的科研經費,國家和學校共補貼400元;兼職做本科生輔導員,平均每月能得到200多元補助;而他平時協助導師管理實驗室,每年可得到1000至2000元的年終獎勵。這樣算下來,他一年收入在1萬元左右。
“在我們學院,我的收入算比較高的! 趙軍勝的妻子是他的大學同學,本科畢業后選擇了留校工作。“我每月的收入基本就夠自己花銷,家里其他費用只能靠妻子出了。”他說。
“我們導師給的補助算少的。” 趙軍勝告訴記者,跟他專業相近的中科院遺傳所、清華生命學院博士生基本上每月能拿到1000多元的補助,最高的能超過2000元,這完全掌握在導師的手里。
甘冒放射性風險去留學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生物、化學等專業學生出國機會多、簽證率很高。山大生物學博士趙軍勝向記者透露,在美國的基金會和高校讀博士后,每年稅后能拿到4至5萬美元,而在中國做同樣的工作僅能得到4萬元人民幣,收入差別在10倍以上。
“中國理工科博士去美國讀博士后,大多從事美國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比如接觸磷32等放射性元素,或其他揮發性物質。這些事情在美國人眼里是很危險的,但對于中國的理工科博士來說再正常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山東大學生物系2004級7名準備出國的博士生中,有3人選擇到美國做博士后。
在職生工作學習難兼顧
丁建略現任東北某重點高校心理系教師,碩士畢業后留校工作。2004年開始,他在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系讀在職博士。一邊是繁忙的教學任務,另一邊是緊張的學習。從那時起,他就開始過上“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生活,有時候一個月要往返東北和北京三趟以上。
有一次小丁的導師想帶學生一起到外地開學術交流會,導師希望小丁能去。不巧的是,小丁就職的學校搞教學評估,他只好選擇了工作。“我知道導師因為這事都不高興了,但實在沒有辦法!毙《≌f。
小丁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四年博士讀下來,僅學費至少36000元。此外,由于北京生活費比東北偏高,因此每月生活費、應酬費用都要4000元左右。有時候,每月花在火車、飛機等交通上的費用就要一、兩千元。去北京讀書,每月單位只給開2000多元基本工資,獎金、講課費和津貼都沒有,每月至少要少開3000元。
博士第二年竟要“蹭住”
收入減少是一方面,跟單位請假時間久了也是個問題!拔覀兝蠋熣埣俚脑捯日埵窘虒W秘書,之后再上報到學校教務處,由于經常要請假,時間長了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毙《≌f。
小丁說,根據人大規定,學校只給在職博士解決第一年住宿問題,之后三年自行解決。從博士第二年起,小丁每次來學校都要到同學那兒蹭住!坝幸淮挝覍嵲谡也坏阶〉牡胤搅耍缓迷谛荣e館住了兩天,花了四百多元!毙《】嘈χf。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職博士生絕大多數都是社會學、中文等文科專業,他們導師的科研經費本身就很少。丁建略說,“平均每月能拿到100多元就算不錯了!痹谟浾卟稍L的北大、人大等7所高校中,在職博士生沒有資格參加獎學金評定,因此就等于每年至少減少了萬元左右的收入。此外,由于他們經常不在導師身邊,因此他們獲得導師科研資助的機會也少。
最新應對
人民大學推出讀博“新政”
博士生獎學金每年最高3萬
昨日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為緩解研究生的讀書壓力,并吸引到更多的優秀生,該校大幅提高研究生獎學金。其中,博士生特等獎學金每年可獲得30000元。
據介紹,2008年保送入學的博士生第一年即可拿到特等獎學金,而除了在職以外的其他博士生根據入學成績排名進行評比。之后每年根據學生在校參與科研和其他活動等綜合表現進行評比,除特等外,全額獎學金為18000元,相當于免除全年學費,此外還包括半額獎學金,相當于9000元。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綜合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特等獎助金不僅包括全部學費,還提供全部助研(助教或助管)津貼和充足的生活費,主要用于選拔拔尖人才;全額獎助金包含全部學費和部分助研(助教或助管)津貼;半額獎助金包括半額學費和部分助研(助教或助管)津貼。如此以來,基本可以保證學生在校的正常開銷。
此前,國務院學位辦主任、中科院院士楊玉良曾提出,當前我國博士生的生活過得“不體面”,他提倡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他說,中國博士生的月收入大約在1000元至1200元左右,與法國的每人每月800歐元、德國的每人每月1200歐元差距很遠,這樣的局面直接導致眾多家庭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優秀學生不得不在碩士畢業后及早就業,或申請獎學金出國留學。
楊玉良認為,許多優秀人才無法留在中國的科研第一線,由于經濟條件等原因影響了博士生的生源,這是一種隱性的教育不公平。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劉少杰表示,從目前看,博士生每月得到的補助肯定不夠維持日常生活,但學習畢竟是一種投資,支出多一些,將來會得到更多回報。不過明年起即將實行的研究生新的助學標準,對優秀學生獎勵還是非常豐厚的。(記者 王猛)
- 上一篇:移動通信人才需求呈現“井噴”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