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辯論老總該拿多少錢 中國高管工資是員工20倍
“老總該拿多少錢”、“老總與員工的薪酬應該相差多少倍”,這些問題正在成為世界性的熱門話題,一場有關“薪金制度”的討論正在許多國家展開。12月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對“德國經理級高層工資過高”的現象提出了“激烈批評”,由此引發了德國商界與政府間關于“老總到底該拿多少錢”的辯論,而不久前因薪酬分配不公鬧得沸沸揚揚的“美國編劇大罷工”事件仍余波未平。“老板與員工薪酬差距過大”的問題已經成為了一種‘全球性現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美國、日本和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
全球老總與員工薪酬相差竟達數百倍
“有人說,工作得力就應該有優厚的待遇,可為什么那些把事情做的一塌糊涂的人還能大筆裝錢呢?!”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默克爾3日在基民盟黨代會上,當著1000名代表“質問”了德國經理級高層工資過高的現象。文章還披露,保時捷公司董事長魏德金今年的工資為5400萬歐元,“連他自己都公開表示,自己的工資過高”。即使是受到默克爾點名表揚的豐田公司,其老總工資也相當于普通工人的20倍左右。
據中國社科院的專家介紹,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薪酬的差異也參差不齊,普遍來說,薪酬相差都在20倍以上。一位在英國工作的華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英國,經理級高層的平均年薪約為60萬英鎊,而普通白領的工資大約為3萬英鎊,也就是說,老總收入超員工約20倍左右。與此同時,英國一些知名企業的高管工資水準更是大大超出平均水平。記者在英國各大企業發表的《年度報告》上看到,勞斯萊斯公司的高管年薪最高為100萬英鎊,而英國最大的超市集團特易購的CEO,其最高年薪則可達到460萬英鎊。
而在比較崇拜個人能力的美國,老總和員工之間的薪酬更是相差巨大,美國大公司首席執行官和其他高級主管每年的收入都是以千萬美元來計算的。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在2005年,在美國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其平均年薪是1098萬多美元,相當于當年美國平均工資的262倍。到了2006年,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的收入更是扶搖直上。統計顯示,在過去30年來,工人工資和高級主管工資之比,已經從1比30增加到1比300至400。
中國加入全球“薪酬改革”大討論
“一方面是普通工人的基本工資的增長速度遠低于全球經濟的增長水平,另一方面是公司在市場快速發展時期對高管的依賴性,這兩方面是促使薪酬差距擴大的最基本原因。”專家分析認為,中國部分企業也已經出現了類似的現象。
正如專家所言,記者在咨詢一些獵頭公司時,他們也都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一家中國知名獵頭公司顧問向記者介紹說,在中國,一些企業高管與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也能達到20倍,這一現象在一些在華合資、外資企業里體現尤甚。他舉例說,某知名國外手機制造商的普通技術人員的月薪約為5000元,而其中華區高管的月薪則可達到10萬元。“這在中國外企里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他這樣說道。
伴隨著薪金差距的一步步拉大,“老總到底該拿多少薪水”的討論也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升級。就在默克爾發表“質問”一天后,德國工業和貿易協會主席布勞恩就做出了強勢回應,他認為:“政治不應‘過問’經濟上的事情。”
同樣的討論也出現在美國,據美聯社報道稱,美國高層管理人才過高的薪酬已經受到“勞工組織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一位在美生活的華人表示,美國人一直喜歡探討薪酬分配不公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該不該制定一部限制高管收入的法律”上面。同時,另有一部分美國人則認為“高管高薪”是“市場的體現”,政府不應過多干涉。
- 上一篇:濟南:月薪2000招不到營銷人才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