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設備:低價受威脅取勝靠技術
“這兩年,縫紉設備行業舉步維艱,很多整機企業的盈利水平明顯下降,行業洗牌在即。”前幾天,記者在稠城中路一家縫紉設備店面采訪時,該店負責人頗為感慨地說,低價位擴張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科技含量降低,這樣的惡性競爭只能造成血拼而減少利潤。
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速度較快,目前產品產量已經占到了世界縫制設備產品總產量的70以上,且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縫制機械生產和銷售中心。然而,中國縫制機械總體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行業內雖有上百個品牌,但中小企業居多,水平良莠不齊,技術裝備水平不足,造成了產品質量和品種與國外同行的差距不斷拉大。自有品牌比重較低且沒有形成市場影響力,造成了全行業的產品附加值不高、企業盈利能力不強,出口形勢日趨嚴重。
浙江寶石縫紉設備有限公司金華衢州地區總經銷處負責人徐朝良說,從義烏市場銷售情況看,低檔縫紉設備出口量較大,出口縫紉設備價格持續下滑。但與生產企業比起來,依托義烏市場創業的經銷商日子要好過些,世界各地非凡是中東國家的客商對縫紉設備需求量越來越大,經銷商至少可用薄利多銷這一招暫時立足市場。徐朝良告訴記者,在義烏,縫紉設備整機生產企業寥寥無幾,零配件加工企業也不多,但縫紉設備經銷企業卻有五六十家,大多集中在稠州路一帶。國內外知名品牌如“島精”、“寶石”、“杰克”、“標準”“等在義烏市場都能找到身影。
采訪中,一些縫紉設備經銷商也頗為擔憂,近年來,加入縫紉設備經銷行列的企業不斷增多,銷售競爭日趨激烈,假如不從根本上解決縫紉設備行業的問題,光靠義烏市場這棵大樹遮蔭,恐怕也不是長久之計。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縫紉機械行業要擺脫跟隨式的落后發展方式,實現跨越式的快速發展,必須加大知識生產的力度,用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高產品的含金量,鍛造國際品牌。徐朝良說,20多年來,低價政策是市場的利器,在國內成就了一些規模較大的縫紉機制造企業,這種模式沒法再利用,今后10年搶占市場的利器只能是技術和知識取勝。現代企業活力在外部依靠于日益擴大的市場空間,在內部主要來源于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有機結合將源源不斷地創造知識經濟財富。
3月29日晚間,公布2020年業績,總收益為15.394億元,同比減少28.7%;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毛利減少25.8%至8.607億元,毛利率減少4....
[詳細]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