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乞丐的營銷學,讓人驚嘆!
乞丐也講營銷嗎?提起這事還是上個月的一個周末出差中偶而碰到的,今天無意中又想起了這事,就順便把它寫出來與商友們一起分享!
從飛機下來出了機場,我到了離機場不遠的一個露天停車場,由于還要等個朋友,于是我就坐在車里,坐在車里感到無聊于是翻翻書聽聽歌。至于當時看了什么書聽了什么歌現在倒不太記得了,不過有件事卻讓我終身難忘:一個乞丐的成功營銷。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我所要介紹的這個乞丐并是那種高學歷的隱士級人物,他很普通,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衣衫襤褸,食不果腹,他還可能沒認識幾個字,可能正是因為他太潦倒又生活在社會的最低層,上帝才憐憫他讓他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生存營銷技能。
當我透過車窗看到近在咫尺的前方路口有好幾十個人圍成一圈,我原以為那里是個賣東西的小攤,當時也沒有感到有什么,但隨著人群的散去,出現我眼前的卻不是小攤而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小老頭,在他的前方擺著一個破罐,在破罐四周的地上還無序地灑落著好多零錢,一角、五角、一元、五元....還有很多硬幣....讓我有些奇怪的是:這老頭好久都沒有去收拾這些灑落在破罐四周地上的錢,給他錢的人個個似乎都對他很熱情和客氣,有的人還彎下腰幫他把灑落在地上的錢放回到罐里。
出于好奇,再加上在車里等人實在無聊車內有些悶,我走出車外閑逛到那老頭的邊上,此時陸陸續續都不斷有人給他的破罐投錢,投了錢后還會很客氣地和老頭寒暄幾句......我越看越糊涂了,難道這老頭是黑幫老大是收保護費的嗎?呵呵。在路口處旁邊的一個開小店的老婆婆提醒了我一句“小伙子,你看什么呢?你們年輕人很幸福啊,你若身邊有錢,也給塊錢給李叔,幫幫他...”“哦,好的,老婆婆,我看看身上帶的錢...”.....接著我到老婆婆的店里和老婆婆聊開了......從老婆婆的口中,我得知這老頭在年輕的時候可是個在社會上混的人,在一次打斗中,他被人打成了瘸子。我仔細看看這老頭,果真他的一條腿蜷縮著不正常。老婆婆說他是浪子回頭,他這輩子年輕的時候不求上進,在社會上到處滋事打架,到最后連個老婆都討不到,后來腿也瘸了,就更沒哪個女人愿意嫁給他了,到現在他還是獨自一人...一直以來他都是一個人這樣生活,以前年紀沒有這么大的時候他還能給人打打臨時工賺點錢養活自己有時靠親戚熟人救濟幫一下,到了他年老的時候他就靠要飯維持生存。老婆婆說:“如果你親眼看看他以前要飯時的那無賴相,你一定會很反感他,現在他變好了,現在他年齡大了,人老了,做人的道理也想通了,這是我們村里的人都替他高興的事,只是想通的太遲了,可惜....”
想想這“李叔”的一生也挺悲涼的,好好的一個人怎么就把自己給毀成這個樣子了呢?...我從錢夾里翻出了幾個硬幣,只有幾個硬幣,其它的都是五十和一百,老婆婆看到我錢夾里的錢后就說“不要給五十一百,他不會要你這錢。給他十塊,他都不會收的”[嘿嘿,其實我也真還舍不得給五十和一百的呢,給小的我習慣了,^o^,希望商友別扔我磚頭哦,呵呵]。奇怪,這又是為什么嗎?(我們做生意的人也都天天夢想著收的錢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呀,難道這老頭腦子也有問題?)
正當我再次陷入沉思之中時,老婆婆對我說“小伙子,你只要給他個硬幣就可以了,現在你就過去吧,他馬上就要收拾好東西要去修剪綠化帶和打掃大街了,這些年他為咱村里人幫過很多忙,他要到一部分錢要供給他收養的幾個孤兒生活,他自己有時都吃不飽,村里的人叫他在村里多討點錢,他都不要,自己都靠討飯過日子卻還養了好幾個孤兒,唉,人好啊,連咱村的小孩子都很喜歡他這討飯爺...”,(我暈????還收養孤兒,至少比我要強N倍,學習...呵呵),“好的,婆婆,謝謝你,那我要離開了,我過去就把錢給他”“別給多了,否則他還會生氣的...”到了被人們親切稱為李叔的跟前,我把身上僅有的幾塊零錢給了“李叔”,“李叔”很客氣地點頭連說了好幾遍謝謝...“李叔”說自己現在是這塊土地上的人養活他救助他,在他晚年燈枯油盡之前要為這里的人們努力多做點事情,他現在是這里的義務清潔工他不要任何工資,他說這是他該做得,在有空的時候他就掃掃街道就到街道兩邊的綠化帶里修剪花草,希望村里更漂亮大家過得更幸福。
由于“李叔”這一大把年齡了,再加上他也過慣了乞討的生活,他說這樣的生活是他最喜歡的安詳晚年,他現在每周周末就到來這路口討點錢,他說自己不要多的錢,只要能解決生活日需的開支就很滿足了,家里的小孩(就是他收養的那幾個孤兒)有的也開始打工賺錢了,自己再討點錢,家里的生活就沒有問題了,“李叔”說令他很感動地是他每周來乞討這罐里都會很快錢滿,大概有一百多元,“我最后悔的是現在太老啦,否則我還可以給村里的人多做點事,我老的時候才感悟出做人只有先快樂別人自己才會有真正的快樂,做人做好了,其它的事情才會做好,要飯如此,天下其它事更是如此。盡管我現在還是個要飯,可我總算也能給大伙幫上點忙,心里感到很滿足和高興。以前我是個要飯流氓啊,賴著別人給錢,可一天下來也要不到幾塊錢,以前的我太不爭氣,人生一言難盡啊...”哈哈,“李叔”說著說著就笑了。乞討到一百來元時“李叔”就會開始收拾東西回家然后就去打掃馬路修剪綠化帶,他不會再呆在那里乞討,一個月有四次來乞討,大概有四百元的收入,每次乞討的時間不會超過1個小時,人們都非常熱情和慷慨......我的手機響了,朋友來的電話正在找我。我和“李叔”打過招呼后,就一直往車方向跑去。
坐在車后座后,我還能看見“李叔”蒼老和蹣跚的身影,車慢慢開動了.....在邊上的朋友歡笑聲中我不知不覺沉入了深思中:商人天天談營銷,還不如多談怎么做人,把人做好了,什么樣的營銷都會很容易出來。縱觀全國,哪個周末店能和“李叔”的每周一小時“要飯店”相提并論?哪個平價超市能和“李叔”討飯也講究“不多收錢、為民多辦點公德事”同臺競爭?哪個商人的成功營銷在“李叔”的跟前不會變得膚淺和渺小?...
“李叔”深得營銷學真諦-----在不斷奉獻中謀求生存發展、打造自己的優秀人品,用人性最本質最動人的一面“營銷”自己!也許天下很多人不會多瞧一眼像討飯的“李叔”這樣的人,“李叔”他自己連營銷學都沒有聽說過,但他用自己的一生生動地詮釋了營銷學成功的最內在因素,更可貴的是他做到了,盡管是晚了些在晚年,但他的人生還是以成功圓滿結尾!〔成功啊,營銷啊,原來道理是這么的簡單,可我們卻都很難做到。苦苦琢磨生意場上的營銷,還不如先把人做好。讓我們一起感悟人性,探求成功營銷!〕
- 上一篇:百事可樂:百年品牌如何抗衰老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